祝卿歌的公司一经面市,就迎来大量订单,其中不乏是为了想讨好她和拉近和她的关系的。
    可是,当他们的商品一经上市,就收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这就导致回头的订单特别多,还普遍在原订单的基础上加大了订单量。
    赵容与每天不是在公司里就是在工厂里,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就连睡觉时间都是一压再压。
    招工,扩员,加大生产,机器不停运转的三班倒,还是供应不上销售商定货量,商品几度脱销。
    这天,赵容与拿着一堆报表来到半山半岛祝卿歌的家里。进去后,他就把报表递给祝卿歌。
    “祝小姐,你看一下,我想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化妆品那边再加五条生产线,服装厂那边再加三条生产线。”
    祝卿歌一边翻看报表,一边听着赵容与汇报。
    祝卿歌看完报表,放下,看着他,淡淡的说:“加吧,资金够吗?”
    “够的,还会有陆续的资金回流,并且,我已经和原材料商商定好,以后每半年结算一次费用。”
    “消防安全一定要做好。咱们一开始就这样火热,难免有人嫉妒,心生歹意做出一些极端事情。
    多安排一些安全员,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巡逻,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处理。
    要是人手不够,就去找阿玉暂时借些人手。”
    赵容与听祝卿歌提到阿玉,整个人都别扭起来。
    祝卿歌假装没看到他的异常,继续说:“注意厂房周边的地皮,有出手的,就入手,比市场价格高一些也没有关系。
    我预估,这几年,咱们的公司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会隔一段时间就扩容的。
    到时候一定会需要地皮和厂房,有合适的,先屯着,资金不够,就去银行抵押贷款。”
    “祝小姐是觉得咱们的公司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祝卿歌看着他,自信的反问:“难道不是吗?”
    赵容与想了想,说:“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干涉,我相信祝小姐的猜测会成真的。”
    “这不是我的猜测,而是我的预估。这是我基于如今港城的大环境,还有你的能力做出的综合判断。
    继续招揽有新意的服装设计师,储备人才。
    咱们的服装想要做大做强,将来还是要细分的,男装,女装,童装,青年装,中年装,老年装,职业装,休闲装等。”
    赵容与手里拿着笔和笔记本,祝卿歌一边说,他一边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