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到八百里急报,立马扔了手里的奏疏,跑出大殿之外从小太监手里抢过急报。
    相对于飞鸽传书的寥寥数语,八百里急报的内容就丰富的多。
    这里不仅详细说明了秦牧到达大同的准确时间,还详细陈述了秦牧在大同所做的每一件事,并且汇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当日大同府死亡人数第一次归零!
    就连病危的蓝玉,也转危为安,暂时脱离生命危险。
    朱元璋读罢急报,当真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那鳖孙,竟然真的能控制住疫情,而且立竿见影。
    喜的是大明五万劲旅,终于可以保全。
    朱元璋见到茹瑺伸长脖子,好奇的看向自己手里的急报,当即得意的将奏报扔给他。
    “茹爱卿好好看看吧!”
    茹瑺接过急报匆忙看了一遍,满脸的不敢置信。
    这么大的疫情,竟然真被秦牧给控制住了?
    而且是单人匹马,只用了两天就赶到大同府?
    这尼玛,咋看着像神话故事呢?
    就算有日行千里的宝马,他也没有能日行五百的屁股啊。
    这一路上山高路远,就是颠都把他给颠散架了。
    不过,如果奏疏上说的是真的,那秦牧可谓是立了不世之功。
    这份功劳之大,堪称一场大捷啊!
    最重要的是此次成功控制疫病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保全了大同府,就等于保住了山西。保住了山西,就等于包住了北方的半壁江山。
    若是寻常人立了此等大功,就算不能封个国公,至少也是侯爵。
    只是秦牧这厮乃皇帝陛下亲孙,就算顶格封他个公爵,对他来说都亏大了。
    陛下应该借此机会,直接封他为皇太孙啊!
    有此等大功在手,不论是九边藩王,亦或是朝中百官,哪个敢说半个不字?
    茹瑺想到此处,当真是且惊且喜,同时心中也隐隐有点遗憾。
    因为,他还想多捏几天这张王炸。
    等他成了秦牧的老丈人,皇帝在册封他为皇太孙该多好啊,呜呜呜……
    茹瑺脸上露出感动的表情,眼里却留下满怀遗憾的泪水。
    “陛下,此乃不世之功啊!”
    “老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秦牧立此不世之功,当为皇室之表率!”
    茹瑺为了拍马屁也算是拼了,直接点名了秦牧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