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到了。”
    方正化低声提醒了一句。
    朱由检打量一眼有些破败的门楣,吩咐道:“进去。”
    随着方正化的命令,大队的锦衣卫冲进兵仗局内。
    在确定里面安全后,朱由检的步撵才被人抬了进去。
    一进入院内,朱由检就看见跪满一地的工匠,以及一些官员。
    “臣(草民)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放眼望去,只见大部分的工匠都是衣衫破烂,面有菜色,心里顿时一沉。
    一位距离朱由检最近的老者,甚至已经是瘦的皮包骨头。
    朱由检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让那老者过来。”
    朱由检对窦美仪吩咐道。
    后者赶紧过去,低声对那老者说了两句。
    老者费力的从地上爬起来,跟在窦美仪的身后,就来到了步撵旁。
    “小老儿拜见皇上!”
    老者说着,就要再次跪下去。
    朱由检对方正化使了个眼色,后者将老者一把托起。
    “老人家怎么称呼?”
    朱由检尽量用和善的语气,对老者问道。
    “回……回皇上的话,小老儿姓赵,大名叫赵大山,大家……大家都叫我……小老儿老赵头。”
    “赵大山?”
    朱由检低声重复了一句,然后接着问道:“你是军匠还是匠户?”
    “回皇上的话,小老儿是京城住坐军匠。”
    几句话交流下来,赵大山已经没有先前那么紧张了。
    “住坐军匠?”
    朱由检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大明最让人诟病的,就是这户籍制度了。
    匠户的儿子、孙子,子孙后代都只能是匠户。
    军户的儿子、孙子,子孙后代都只能是军户。
    除非经过科举,或者是皇帝特旨,否则就绝对不可能脱离原本的户籍。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就是军户出身,通过科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朱由检抬头,再次环视一眼院子内数百名工匠,对方正化吩咐道:“让他们都起来吧。”
    “扶朕下来。”
    朱由检对窦美仪吩咐了一句。
    在工匠们的谢恩声中,朱由检走下步撵,等其站定后,抓过赵大山的双手。
    低头一看,上面满是血口,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