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贤对内侍道了声谢,目送其离开,对那些勋贵递过去一个安心的眼神,然后径直去往乾清宫的方向。
    和这些武勋们相比,那些文官可就没有那么淡定了。
    首辅黄立极,被皇帝以一种近乎羞辱的方式赶出朝堂。
    内阁所有人,一个不落的被人弹劾,皇上竟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还有最蹊跷的一点,那就是弹劾内阁的人,竟然是施鳯来的人,这件事可就有意思了。
    这里面最高兴的,自然是东林一党。
    之前的时候,他们想要弹劾内阁,被皇上压了下去。
    没想到,这次阉党内部竟然自相残杀起来,许多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弹冠相庆了。
    乾清宫,东暖阁。
    已经换上一身便服的朱由检,正喝着周皇后亲手熬制的参汤。
    张维贤进入暖阁后,正欲大礼参拜,就听朱由检说道:“免了,赐座。”
    “老臣多谢陛下!”
    张维贤很是感激的拱手道。
    毕竟年纪大了,跪下都爬不起来的年纪,皇上体恤他,他自然感激不已。
    朱由检对这位老臣,大明勋贵之首也很是尊敬。
    无论是自己倒霉皇兄天启,还是自己,能够顺利继位,都多亏了眼前这位老臣。
    他的孙子也随着历史上的一根绳儿,为大明殉国,一家九代国公,真正做到了与国同休。
    朱由检放下手里的参汤,擦了擦嘴,这才对张维贤说道:“卿之祖河间王,随成祖皇帝靖难,战死沙场,定兴郡王(张辅)也随英庙役于土木堡。”
    “卿在皇兄和朕这里,也是功莫大焉,英国公一系可以说是一门忠烈。”
    “皇上谬赞了,张家承成祖皇帝看重,这才得以享尽世间荣华,自当誓死捍卫大明,捍卫皇家。”
    张维贤见皇帝没有忘记自家的功绩,心里也很是高兴。
    朱由检摆了摆手,开始说起正事:“英国公一系世掌京营戎政,卿能否告诉朕,现在京营究竟是什么情况?”
    听朱由检提起京营,张维贤的脸色立时变得尴尬起来。
    现在的京营,早已经不是永乐时期的三大营了。
    当初的五军营、三千营,加上神机营,是当时地球上最强大的军队。
    现在的三大营?
    唉!不说也罢。
    张维贤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小心翼翼说道:“回陛下,京营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