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远?”
王怀礼皱了皱眉,仔细思索这个名字。
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华语乐坛有这么一号人物。
“恕我孤陋寡闻,吴老,这个张明远是……?”
“明远啊……”
吴耀祖叹了口气,眼神变得有些悠远,仿佛陷入了回忆。
“说起来,这孩子也算是砚秋的关门弟子。”
“赵副主席的关门弟子?!”
王怀礼惊呼一声,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赵砚秋是谁?
那可是学院派泰山北斗,当代乐坛的领军人物!
能被他收为关门弟子,得是何等天赋和才华?
吴耀祖点点头,继续说道。
“砚秋这老家伙,这些年来,把这个爱徒保护得太好了!
几乎是雪藏起来,外界鲜有人知。
知道什么叫一鸣惊人吗?
砚秋的想法,就是想在最合适的时机。
把明远这孩子推出来,震惊整个华语乐坛!”
王怀礼恍然大悟。
难怪从未听过张明远这个名字。
原来是被刻意隐藏了起来。
“那这张明远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赵老如此看重?”
吴耀祖笑了笑。
“明远这孩子,确实是百年难得一遇的音乐奇才。
论才华,论天赋,甚至比当年的砚秋,还要更胜一筹!
你别看他年纪轻轻。
实际上,金钟奖组委会里,四十岁以下的评委,就只有他张明远!
而且这孩子从未出过国。
近些年来,市面上流行的很多音乐。
都是出自明远那孩子手笔。”
“这么厉害!”
王怀礼等人咋舌不已,对这个从未露面的张明远,更加好奇。
吴耀祖继续说道。
“只不过,最近这段时间,明远跟砚秋闹了些矛盾。
跑到我这里来诉苦。
说是跟砚秋在音乐理念上,产生了一些分歧。”
“分歧?”
王怀礼疑惑道,“什么分歧,能让师徒二人闹矛盾?”
“还不是老一套的学院派与民乐之争。”
吴耀祖摇摇头,语气中带着无奈。
“砚秋骨子里还是学院派那一套,总觉得民间音乐太过媚俗,缺乏深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