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赤岭的故事(第1页)

与此同时,江漓这边的创作间内。

前后左右四台8K摄像机,从不同角度记录着创作状态。

江漓双眼微闭,看似思考,实则意识已沉浸到系统商店内。

三天直播收集故事,累积的六十枚故事碎片,足够他解锁所有等级作品。

系统商店内,《家国情怀》专区微光闪烁。

一首首经典作品从眼前划过。

《我的华夏心》、《我和我的祖国》、《红旗飘飘》、《国家》、《精忠报国》……

江漓在虚拟界面上滑动。

每一首都带着浓厚爱国情怀,每一首都能引起共鸣。

但他需要的不只感动,还要震撼。

最后,目光停留在《赤岭》上。

这首歌有两个背景故事。

一个发生在大唐贞元年间,一个发生在民国时期。

两个故事,两段历史,却都讲述着同一种精神。

大唐贞元二十年,吐蕃铁骑踏破陇西,唐蕃边境烽烟四起。

赤岭山下,一场和亲闹剧被鲜血浸透。

吐蕃赞普为逼迫大唐割让城池,竟将一名汉家女子绑上祭坛。

声称若不退兵,便以她之血祭天。

裴宴清是被押上祭坛的伶人。

本是长安城最负盛名的昆曲花旦,却被乱世裹挟成棋子。

她身披嫁衣,眉眼如画,却在祭坛前轻笑。

“赞普可知,这戏台上的生死,从来由不得刀剑定夺?”

忽然拔下头冠上的珠钗,刺破掌心。

以血为墨,在素白嫁衣上画下一株折枝桃花。

吐蕃武士哄笑挥刀,刀刃落下时,她却扬手将血珠抛向天际。

漫天血雾中,以昆腔唱起《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凄厉唱腔混着刀光,竟让万千吐蕃士兵骤然噤声。

远处山巅,唐军将领望着祭坛上的血色桃花。

一声令下,万箭齐发。

赤岭的雪化了三回,桃花却再未开过。

后人说,那日祭坛下埋的不是尸骨,而是半卷未写完的戏本。

扉页上写着,“戏魂不灭,山河当归。”

江漓手指在桌面轻轻敲击,没发出声音。

第二个故事更加悲壮。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的月亮照在卢沟桥石狮子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