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京城。
江枫国际总部大厦,顶层。
一间能容纳两百人的会议室,被临时改造成“远征队”作战指挥中心。
空气中,漂浮着至少七种不同品牌的咖啡香气。
混着十几种语言的激烈争论,像一锅即将沸腾的浓汤。
全球最顶尖的电影工业人才,汇聚于此。
他们中的每个人,名字都足以在好莱坞片尾字幕里,占据最显眼位置。
可此刻,这群平日里呼风唤雨的大神,却彼此龇着牙,审视咆哮。
“不。”
本·卡特,这位曾在维塔数码创造了潘多拉星球的男人,用拳头敲击着桌面。
“我绝不同意在渲染初期,就使用‘路径追踪’方案。”
“这会把我们的预算,烧成一堆毫无意义的灰烬。”
“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稳定、可控、且经过验证的资产管理流程,而不是在这里,搞你们华夏人那套,不切实际的‘大跃进’。”
他对面,一个来自法国,以天马行空著称的概念艺术家,立刻反唇相讥。
“流程?”
“流程只会扼杀艺术。”
“我们是来创造奇迹的,不是来当流水线工人的。”
“我要的是绝对的创作自由,而不是在一堆该死的条条框框里,戴着镣铐跳舞。”
德国籍的视觉特效总监,推了推鼻梁上的无框眼镜,用严谨到近乎刻板的语调说。
“自由,必须建立在秩序之上。”
“我需要一份精确到秒的制作周期表,和一份详细到每一颗螺丝钉的资产清单。”
“否则,无法开始任何工作。”
“见鬼的螺丝钉。”
角落里,一个头发染成绿色的年轻程序员,同时在三台笔记本电脑上敲击代码。
“等你们把清单列完,地球都飞出银河系了。”
“给我最高权限,我一个人,三天就能写出一套全新的渲染引擎。”
“比皮克斯那个老掉牙的玩意儿,快一百倍。”
争吵,愈演愈烈。
赵瑞站在会议室门口,手心全是汗,感觉自己像个误入神仙战场的凡人。
他听不懂那些复杂到令人发指的专业术语。
却能清晰感受到,那股因理念、流程、技术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巨大鸿沟。
这支由全世界最优秀大脑组成的“远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