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夜风拂过紫禁城角楼。
国家故宫博物院,午门巍峨耸立在暗沉天幕下,如同沉默的巨兽。
一道拄着梨花木拐杖的身影,在午门前的空旷地坪上孑然而立。
身影佝偻,肩背因岁月重压而微微下塌。
风吹起他花白头发,露出额上深刻纹路,每一道都似承载着一段过往。
顾怀璋久久凝望着那朱红宫墙,眼中水光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视野中的一切,都隔着一层朦胧水汽。
他仿佛能听见历史深处,传来的沉重叹息。
几束车灯划破远处的黑暗,由远及近,最终悄无声息停在路边。
车门开启,下来数位同样银发苍苍的老者。
他们步伐却远比顾怀璋矫健,甚至带着些许急切。
为首一人,身形微胖,面容方正,是现任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周佛远。
其余几位,也都是文化文物系统的中流砥柱,或是已退居二线,仍享有崇高威望的耆宿。
众人快步走到顾怀璋身侧,将他微微环在中央。
周佛远上前一步,带着小心翼翼的关切。
“顾老,天这么晚了,风又硬,您怎么一个人出来了?”
“底下人也是,怎么能让您一个人……”
话未说完,被顾怀璋轻轻抬手止住。
老人转过身,拐杖在石板地上轻轻一点,发出轻微笃声。
“不碍事。”
声音有些沙哑,却依旧带着文人特有的清癯之气。
“睡不着,出来走走。”
目光扫过众人,唇边泛起一抹苦涩。
“怕是……也没几天了。”
这话一出,周围几位老人皆是面色微变。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曾任文物局副局长的老者急忙开口。
“顾老说的哪里话,您身子骨还硬朗着呢!”
顾怀璋摆摆手,示意不必安慰。
再次望向那深邃宫门,幽幽叹了口气。
“此生……最大的憾事,就是没能亲眼看着那些孩子……回家。”
他口中的“孩子”,是那些流失海外的国之瑰宝。
“永乐大典,二百多卷啊,散落在世界各地,成了人家的藏品,甚至是猎奇的玩意儿。”
“还有那柄永乐帝剑,据传是郑和下西洋时,永乐帝亲赐,象征着我大明国威,如今却躺在异国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