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懵逼的三大导演(第1页)

搞这个全球招募,江漓有两个目的。

其一,他的确需要一个能力出众的副导演,来协助他处理繁杂的拍摄事务。

毕竟是两亿的大项目,千头万绪,他分身乏术。

其二则是借这次全球招募热度,持续为江枫国际和这部纪录片,吸引眼球,保持流量。

虽说总导演位置内定是自己。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面都不露。

该走的流程,必须走。

否则,不仅难以服众,更有损江枫国际刚刚建立起来的公信力。

至于最终录取谁当副导演,那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这天上午。

阳光透过薄云,洒在积雪未融的城市。

江漓驱车来到位于市中心CBD的江枫国际大厦。

刚落成不久的大厦气派非凡,玻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乘坐电梯,直达负责此次复试的楼层。

偌大休息室内,早已人头攒动。

参加复试的导演们,或坐或立,神态各异。

其中不乏几位,在业内早已声名赫赫,作品等身的大导演。

这些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谈。

目光扫过周围那些,略显青涩的新人导演时,隐隐透着几分不以为意。

这几位大导,在国内影视圈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比如以拍摄人文历史纪录片见长,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陈凯歌的堂弟陈凯文。

还有擅长宏大叙事,拍过几部主旋律战争大片,张一谋的远方亲戚张二谋。

更有以风格犀利,视角独特著称,作品颇受争议。

却也拥趸无数的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王小帅的同学王大帅。

这些人在各自领域都已功成名就,本不必来趟这浑水。

但两亿投资,加上柏林电影节的诱惑,实在太大。

更何况,若是能借此机会。

搭上江枫国际这条线,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无疑有着巨大助益。

因此,纵然对江枫国际公开招募的方式,颇有微词,觉得有些掉价。

但最终还是按捺不住,递交了申请。

对待参赛者这方面。

江枫国际做得滴水不漏,相当公允。

没有因谁名气大、地位高,就给予任何特殊优待。

所有人都在同一休息室等候,按抽签顺序进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