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涣抬起头,眼眶微红,显然是盯着屏幕太久。
“问题是,他现在背后还有三位顶级大师指导。”
“相当于集合了三个流派的精华。”
一旁的柳遇棠揉着僵硬的脖子,苦笑道。
“把这届维也纳音乐学院的教授团加起来,恐怕都赶不上这阵容。”
张扬伸了个懒腰,语气却出奇的冷静。
“但这也是他的弱点。”
“太多导师,太多风格,未必能真正融会贯通。”
“反而可能导致技术和理念上的不统一。”
他把一叠文件推向桌中央。
“我们分析了他,最近几次公开演出的录像。”
“在罗西尼的古典风格,和施密特的新世纪风格之间,有明显的衔接不畅。”
陈妤希点点头,将视频快进到某个片段。
“确实,这里他尝试融合两种风格,但过渡非常生硬。”
“就像穿着正装配运动鞋。”
“不过……”
话锋一转,目光转向窗外。
“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或许并不是真正的关键。”
室内安静下来。
众人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墙上,那张金熊奖的照片上。
张扬低声道,“漓哥会赢的。”
“他总是能在最关键的时刻,超越所有人想象。”
陈妤希嘴角浮现一抹浅笑,不再多言。
伸手拿起另一份文件,将注意力重新投入工作。
这是信任,更是信念。
……
工作室另一侧,技术部办公室同样灯火通明。
赵瑞双眼熬得通红,对着一面覆盖着密密麻麻便利贴的白板,不断调整着各个音乐片段位置。
饺子正在电脑前,快速敲击键盘。
面前三块显示器同时运行着不同分析软件。
“总算搞明白了。”
饺子突然拍案而起。
“我把莱昂所有能找到的作品,全部进行了声谱分析。”
“找到他的创作特征了。”
赵瑞立刻凑过来。
“什么特征?”
饺子调出一组波形图。
“他的音乐有一个明显的弱点——情感表达。”
“技法无可挑剔,但就像机器演奏,没有真实的生命力。”
赵瑞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