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锋带着赵三光回到保卫处,一进办公室便吩咐张二全:“把你手底下那个小黄毛叫进来。”张二全点头应下,不一会儿就领着一个小黄毛进来了。
小黄毛看到杨锋,神色有些惶恐。他本名苏福,父亲原是保卫科的老人,去年春天生病去世后,他顶了父亲的岗位进来。苏福的母亲是中俄混血,所以他头发发黄,有些返祖现象。
之前他在厂门口与人打架,被保卫科抓过,要不是看在他父亲的份上,早就被处理了,因此他见到杨锋十分害怕。进门后,他小心翼翼地问:“处长,您找我?”
杨锋说道:“苏福,我听说你以前在四九城刻印行业里学过,跟你打听点事儿。能问不?”听到不是追究自己犯错,小黄毛胆子大了些,说道:“处长,您问吧。”
杨锋问:“四九城里面有哪些人擅长模仿别人的笔迹和刻印印章?”小黄毛听完,歪着头想了想,说道:“我知道这行有好几个干的不错的师傅,琉璃厂有个王金斗师傅,天桥那儿有个彭夫子,南锣鼓巷还有个闫埠贵, 大栅栏的金大健。”
杨锋眨了眨眼睛,着实没想到这事儿居然还牵涉闫埠贵,不禁感叹人不可貌相。他紧接着询问:“这几个人的住处,你都清楚吧?”小黄毛满脸兴奋地回应:“大致都知道,处长。”
杨锋当即吩咐道:“好,张二全,你带几个人去把这些人请回来,记住,是请回来,注意文明执法。”张二全应了一声,转身就出门执行任务了。
此时,办公室里只剩下杨锋和赵三光两人。杨锋开口问道:“赵同志,你觉得我目前的侦查方向有没有问题?”
赵三光主动说道:“你就叫我老赵吧。”杨锋点头回应:“行,老赵。你对这事儿还有别的想法吗?”赵三光思索片刻后说道:“目前来看,没什么别的思路,就先从这些人入手排查。我认同你的想法,从模仿笔记的人和印章这两方面展开调查。”
随后,两人就工作思路又深入交流了一番,在交谈过程中,杨锋越发觉得赵三光能力出众。毕竟赵三光是从战争年代摸爬滚打过来的,行事作风干练果决,确实有两把刷子。
聊完工作,杨锋话题一转,问起赵三光干部学习班的事情。赵三光一听,脸色瞬间就变了。他无奈地说,自己之前在沪海办案的时候,不小心得罪了一些人,所以才被派到这里参加所谓的干部学习班。
说是学习,实际上就是被打发过来接受惩戒的,他心里自然满是委屈和怨气。杨锋心里清楚,像赵三光这种因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