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对于齐泰的任何话,朱允炆都是点头准予。
    只不过他也根本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更没有考虑到之前传旨过去藩王都不尊,更何况现在长江都已经被朱棣渡江了。
    只要那些藩王不蠢,那就断然不会出兵增援他朝廷。
    如今朝廷之败局,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了。
    “皇上。”
    “齐尚书之言,已然不可为。”
    “先前燕逆叛军未曾渡江时,各地藩王就已经畏惧燕逆之势,不肯出兵勤王驰援,如今燕逆叛军已然渡江,进入了应天府,天下藩王更是不会蹚这摊浑水。”
    “如今。”
    “只有皇上撤离应天,撤入南方各府域,再图对付叛逆。”
    这时!
    一个大臣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此人正是翰林院编修,程济。
    听到这。
    方孝孺眉头一皱,立刻道:“皇上乃天子,天下之主,如若离开都城,那就将如昔日靖康之耻一样,遗臭万年,更何况如今天下虽大,皇上还能逃亡何处?”
    “我应天城尚有五万禁卫军,皆乃吾大明精锐,应天城高墙厚,民心皆在皇上。”
    “以应天为主,全力据守,以大义必可让天下藩王从之,起兵勤王。”
    “燕逆不得人心,只要皇上坚守,何惧燕逆?”
    “臣,愿誓死与皇上一起,守护应天。”
    此刻。
    方孝孺义正言辞,无比郑重。
    “臣附议。”
    “天子,天下之主,岂能逃。”
    “臣等誓与皇上一起,与逆贼血战到底。”
    黄子澄,齐泰两人也是大声附和。
    或许。
    他们能力不行,但对朱允炆的忠诚是有的。
    如今情况。
    逃离应天似乎更为危险,毕竟天下藩王都畏惧了朱棣,如若逃到了藩王的封地,那些藩王会真心迎接吗?
    答案可想而知。
    见此。
    朱允炆带着几分无力的瘫坐在了龙椅上,此刻的心完全乱了。
    或许到了现在他也想不明白,为何会到了如此地步,明明在两年前还有着大好的胜局的,为何现在会到了如此地步?
    没有理由啊!
    数千年历史之中,似乎也未曾有过如此败局的。
    不过。
    在看着朝堂上一片愿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