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适时追问:“陈老师认为这段戏腔的运用如何?”
“画龙点睛!”陈国宁激动地拍案。
“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让传统戏曲成为情绪升华的必然路径。”
“当‘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唱腔响起时,我仿佛看到整首歌的灵魂立了起来!”
坐在一旁的作词人林珊接过话头:“更难得的是歌词的层次感。从‘季风带走沙粒’的具象描写,到‘光亮你自己’的哲学升华,这中间的情感递进如同精心设计的登山步道,每一步都踩在听众的心尖上。”
突然,以毒舌著称的乐评人王磊冷不丁开口:“我更好奇的是,这位风清扬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恐怕不是乐坛的无名之辈吧。”
全场顿时响起窃窃私语。
主持人巧妙引导:“王老师的意思是?”
“这种举重若轻的创作手法,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生阅历是很难做到的。”王磊推了推眼镜,“但我却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年轻的锐气,这很矛盾。当然啦,不是说年轻就写不出厚重感。”
王磊话锋一转,眼中闪过狡黠的光,“像孙云浩孙老师,不就是个特例吗?”
得,他又开始“碰瓷”了。
碰碰,才有流量!!!
孙云浩虽然人没来参赛,但名字可以来啊。
他们这群人说得好听点,是猜评团,说的难听点,那就是拖。
名正言顺的拖,节目效果不可或缺的气氛组。
猜评,他们未必是专业的。
但混淆视听,他们绝对是一等一的好手。
不过,却没人觉得他说错了,反而纷纷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从《东风破》到眼下的《光亮》,这两首华夏风都有点孙云浩的影子。
但你要说风清扬是孙云浩,可没人敢下这个定义。
从目前种种证据分析来看,风清扬不是孙云浩的可能性很高。
这个圈子,不缺人才!
之前没人写出成熟的华夏风作品,不代表现在没人写出来。
万一,这位风清扬本就是位深藏不露的大家,只是此前机缘未到,明珠蒙尘呢?
大家从内心里,还是不希望看到孙云浩一家独大。
百花齐放才是春。
华语乐坛的繁荣,从来不是靠一枝独秀,而是需要万紫千红。
而这种话,孙云浩也在公众场合接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