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歌会》第二期其实就有点“刺刀见红”的意思。
对于S级资源的综艺而言。
多留一轮,就意味着多一份曝光和认可,没有人愿意轻易离场。
因为【独孤求败】在第一期里拿下了了“歌会之星”。
所以第二期里,他的出场顺序依旧是第六,最后出场。
节目一开始,镜头和悬念就重点聚焦在了补位歌手身上。
《蒙面歌会》很“狗”的地方很多。
有一点是:凡是来补位的歌手,都是第一个出场的。
对于这样的规则,导演高缘在第一季接受采访的时,道出了四点原因:
“第一,这叫‘鲶鱼效应’。”高缘当时笑得像只狐狸。
“沙丁鱼运输中放条鲶鱼,鱼群才会保持活力。”
“补位歌手就是那条‘鲶鱼’,第一个出场才能最大程度刺激原有阵容,逼出所有人的潜能。”
“第二,悬念前置是收视法宝。”她竖起三根手指,“观众打开节目最黄金的三分钟,必须给他们最炸的悬念。新人的神秘感就是最好的钩子,能勾着人看完整期。”
“第三,真正的强者不怕顺序。“好歌手就像金子,放哪儿都发光。我们反而能通过这个安排,看出谁是真金不怕火炼。第一期靠运气,第二期靠的就是硬实力了。”
“最后嘛……”她压低声音,带着点戏谑,“总要给猜评团找点活儿干。一上来就扔个重磅炸弹,看他们绞尽脑汁猜人的样子,不就是最大看点吗?”
这番解释当时在业内引发热议。
有人骂她“套路深”,也有人赞她“懂综艺本质”。
但不可否认。
这个看似不公的规则,确实让《蒙面歌会》的舞台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戏剧张力。
第二期的补位歌手是位女性,打扮的很严实。
反正想要凭外表认出她是谁,绝对不可能。
穿上高跟鞋的她,身高超170,配合上【进击的女帝】这个代号,整个人散发出一种不容置疑的霸气与压迫感。
音乐前奏响起,并非想象中的磅礴交响,而是一段充满戏剧张力的电子音效与古典弦乐的交织,神秘而前卫。
当她开口的瞬间,嗓音竟是意想不到的浑厚有力,带着金属质感的沙哑,音域宽广,爆发力惊人!
她演唱的是一首融合了流行摇滚与歌剧元素的歌曲。
在高音区展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