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宫,大殿之中。
“臣等拜见大王!”
殿内,群臣觐见,齐声高呼跪拜。
“众卿平身!”
嬴政一身黑龙袍,高居于王座之上,居高临下的俯瞰群臣。
群臣谢恩。
李斯上前一步,向嬴政恭敬行礼后,高声禀报。
“禀报大王,第一届科举已经圆满结束,为我大秦选拔无数英才大略!”
“此六位士子,正是首届文武科举的三甲!”
“此届科举上榜之人,还请大王安排!”
群臣听此,也具都万分欣喜,随之大声恭贺嬴政。
“臣为大王贺,为大秦贺!”
张良、韩信等人上前,向着嬴政恭敬行礼。
“吾等拜见大王!”
嬴政满意颔首,伸手虚抬。
“平身!”
“尔等分析天下局势的策论,寡人也阅览过,皆是英才盖世,乃是我大秦未来的栋梁之才!”
“传寡人令:文武状元皆入朝为官,其余之人,全部调入关中各地郡县,先为县丞县尉主吏掾等次官,再看个人表现,之后再调到其余郡县为县令县长!”
嬴政称赞一番之后,就迅速做出了安排。
此次,上榜的一百零五位考生,皆可以成为秦国官吏。
秦国现在极需各种治理良才,不可能只招收前三甲,扩张之地,都需要官吏来治理。
而且,这一次可以上榜的考生,无论名次高低,皆是天下最为杰出的人才,以他们的才能,足以担任治理官吏一职。
正因如此,这些上榜的学子,将会被朝堂全部吸收,用力处理各地政务。
而嬴政的做法也是非常稳当,没有让众多上榜的学子立即负责各地要职,而都是副职。
一县之首,为县令、县长。
万人以上的县,为县令,万人以下的县,为县长。
而县丞、县尉,则是在县令县长之下,而主吏掾、令史,更在其后。
县令、县长最为重要,一县之事,皆是由县令定夺。
这些学子,哪怕有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可都没有相关经验,贸然让他们担任要职,只怕会出现重大差错,从而祸及到民生。
因此,嬴政就将这些学子先安排到副职,让其跟着老臣锻炼学习,如若他们表现出色,有足够的才能担任要职,那自然很快就会升官上任,不用担心会埋没自身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