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自作自受(第1页)

<柴乐乐:你管我?死亡微笑.jpg>

<话说也确实是这样,我其实有好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诸子百家就是什么都有教的。直到后来读的书多了,意识到——

诸子百家一开始可能确实是抱着救世利民的心思,孔子墨子老子之类的;可是伴随着攀附在这思想上面的水蛭越来越多,时间终究会把这理想消磨掉。>

<可是我记得大秦的时候思想还比较纯粹吧?>

<纯粹的理想和爱一样,都是非常奢侈的,只有在绝对的物质条件下才能有几率孕育出来。>

诸子百家们:感觉被侮辱了。

儒家有弟子摸着脑袋叹气,他这样其实已经算是非常无礼了。

“我有什么办法?这世上最求高官厚禄有什么错?就算是孔子他老人家,当年也不是周游列国希望有国君能够接受他的思想治国?”

话刚刚出口,就被他的至交好友一把捂住嘴。

好友低声喝道:“你疯了!!说孔子坏话?还想不想在儒家混了?”

崇古,是儒家的通病。一旦悖离了孔子的思想,那就是明摆着的自逐出儒家。

上一辈当中,威望如荀子,也只敢一口咬死他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另一种解读。

至于到底是不是?

——大家都有眼睛。

没看之前的百家大议大家默认一样的把荀子的部分思想剥离于孔子之外吗?

当然没有人敢诋毁荀子也是有原因的。

一来荀子的弟子李斯还没死,真想干什么,捏死一些小卒还是问题不大的。

就仕途上而言:他都光脚了!还怕穿鞋的?

二来不管是当即陛下还是如今的这位太子,似乎对荀子的思想都很感兴趣。

因为这一点,众人虽然把荀子的一些思想和孔子剥离了,但愣是没敢把荀子从儒家剥离。

万一想要转方向,儒家内部转至少还能少一些骂名不是?

好!

最后绕回来。

荀子都没有把握做到的事,他们两个小卒算什么?

“怕什么?孔子的语录当中,可没有他不是为了高官厚禄才周游列国的这句话。没有的话,一律按照自己的理解。”

好友还想说什么,却被直接打断。

“已经确认好了的思想框架和模板,你要是敢乱翻译,别怪我大义灭亲。”

二人话说的隐蔽,故而没多少人知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