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咸阳城内已是一派热闹景象。闷热的天气并未阻挡百姓们的生活热情,街头巷尾依旧人声鼎沸,商贾往来不绝。
这日清晨,李明衍正在水署中整理最后的图纸,忽听得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邓起满头大汗地冲了进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大人,大人!外面传来大消息!"邓起忙不迭地说道,"吕相国在今早的朝会上被大王严厉斥责,当场辞去相位!"
李明衍手中的毛笔微微一顿,心中虽早有预料,听到确切消息时仍是一震。他放下笔,沉声问道:"详细说说。"
"据宫中传出消息,大王指责吕相国专权擅政,结党营私,又纵容属下贪腐。"邓起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朝堂上大王动了真怒,当殿叱责相国有什么脸面号称仲父,吕相国竟无言以对,只得辞去相位!"
李明衍心中叹息,又想起那夜吕不韦的预言——"恐就在明日"。这位商人出身的政治家,算无遗策,连自己的末路都预见得如此准确。
十日后,又有更惊人的消息传来——大王再次申斥吕不韦,命他离开咸阳,迁往蜀地。不堪屈辱的吕不韦,服毒自尽,身亡于途中。
听闻那日,吕不韦的葬礼异常隆重,数千宾客为其送葬,场面冷清而肃穆。没人敢大声悲恸,却又无法掩饰心中的惋惜。那位以一己之力将先王运作推上王位的商人,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弃用的命运。
李明衍心中黯然。尽管历史上记载吕不韦的结局本就如此,亲历过后,那种震撼与悲哀却远非书本所能传达的。他想起那夜吕不韦离去时的背影,苍老而又坚定,仿佛早就看透了自己的结局。
更令人惊骇的是,在吕不韦死后,秦王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清洗。朝中凡是与吕不韦关系密切的官员,不是被罢免,就是被流放,甚至有人被处死。一时间,咸阳城内人心惶惶,草木皆兵。
两大势力——嫪毐与吕不韦,一个曾经把持后宫,一个曾经掌控朝政,如今皆已倒下。在这片肃杀之气中,楚系贵族却一枝独秀,逐渐成为朝堂上的最大势力。以昌平君熊启为首的楚系贵族,坚定支持秦王,与王室同进退,显得格外稳固。经过这场清洗,秦王终于真正掌握了大权,不再是被权臣牵制的傀儡。
与此同时,由李明衍主持的咸阳水利系统改造工程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城中水渠四通八达,排水系统完善无缺,甚至在主要街道上铺设了前所未有的地下暗渠,可彻底解决雨季积水问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