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又是一声冷笑:"好!那我便出题考校考校先生,看你到底有几分本事!若过不了这关,休怪我等不敬。"他挺直腰板,目光锐利如刀,一股少年意气喷薄而出。
卢生面露忧色:"子彻,不可无礼!"
李明衍轻抬手示意无妨,神色从容:"请问便是。"
卢生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退至一旁。
"第一问:离坚白之辩!"子彻环顾四周,从桌案上取来一块晶莹剔透的白玉,傲然问道,"此玉坚且白,先生可知'坚'与'白'到底是一物还是二物?若是一物,何以能分言之?若是二物,何以共居一体?"
众人屏息静待。这是当年墨家与名家论战的着名命题,稷下学宫曾为此辩论数日。李明衍不禁莞尔,这小子倒是来了个先易后难,先拿逻辑测试我。
"坚,乃触之属;白,乃视之属。"李明衍轻轻接过玉石,手指抚过其表面,声音平缓而有力,"触不能视,视不能触。故坚白虽共处一物,却是两种不同的性质。犹如河水,既有流动之势,又有清冽之质,势与质岂能混为一谈?"
他将玉石放回桌上,继续道:"然而,坚白之所以能够共居一体,是因为实物本身统摄了多种性质。譬如治水,既要疏通水势,又要固守堤防,势与防看似相悖,实则相成。"
子彻眉头一皱,显然没想到李明衍如此轻松就化解了第一题,而且巧妙地将答案与水利联系起来,别有韵味。
李明衍看着这位年轻气盛的方士,脸上浮现一丝温和的笑意,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子彻兄所问正是名家之学核心。所谓'离坚白',公孙龙认为白、坚等性质可以从物体中抽离考虑,故曰'离'。但这只是概念游戏,并无实用。"
他缓步踱至窗前,指向窗外那片云雾缭绕的远山:"你看那山,因距离而显青白,因岩石而见坚硬,人言坚与白可分离,但在实物上,它们共存一体。这便是名与实的关系——概念可分割,实物则一体存在。萧子推崇的,想必也是'用名显实,借实证名'的统一之道。"
子彻闻言脸色微变,显然没想到李明衍不但答得通透,还点破了萧子超越名家之见的精髓。
他深吸一口气,又问:"第二问:金石变化之理。先师曾言,世间万物皆可变化,金石亦非不变。今取青铜一片,置水火中,过百日则色变质异。问:此变化之根本何在?"
李明衍微微颔首,不疾不徐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