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的等待,转瞬即逝。
这日清晨,天空湛蓝如洗,几片薄云悠闲地飘浮着,仿佛也在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波。李明衍、邓起和阿漓早早起身,等待张良传唤。
"国相嘱咐,请三位沐浴更衣,穿戴整齐后随我前往。"前来传话的侍从恭敬地说。
李明衍点头应下,与邓起、阿漓各自回房准备。不多时,三人焕然一新地出现在相国府门前。李明衍穿着一件素雅的青色长袍,腰系玉带;邓起着一件棕色短袍,显得精干利落;阿漓则穿了一件淡绿色的襦裙,简单大方。
一行人乘坐张良派来的马车,穿过晨曦中的新郑城,向王宫驶去。街道上已经有不少早起的百姓在忙碌,小贩们吆喝着,工匠们开始一天的劳作。三月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洒在青石板路上,反射出柔和的光泽。
"今日内殿议事,你们务必谨言慎行。"同行的相府幕僚低声嘱咐,"言辞要简洁明了,问什么答什么,不要多言。"
李明衍点头致谢:"多谢指点,我等必当谨记。"
车队很快抵达王宫大门。与之前被甲士押送时不同,这次他们是作为相国宾客正式入宫,受到了礼遇。宫门两侧的侍卫恭敬行礼,引路的宫人也客气有加。
穿过数重宫门,绕过几处回廊,一座宏伟的建筑出现在眼前——韩王内殿。这座殿宇比之前见过的侧殿更为华丽,殿前石阶如玉,殿门朱漆如新,殿檐青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殿前左右,分别种植着几株古松和老梅,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入殿前,张良已在门外等候。他今日穿着正式的相国朝服——黑色锦袍外罩紫色官袍,头戴相国冠,腰悬玉佩,整个人显得格外庄重肃穆。
"准备好了吗?"张良低声问道。
李明衍深吸一口气,点头道:"随时听候国相吩咐。"
张良带领三人踏入内殿。殿内宽敞明亮,两侧排列着数十张檀木案几,案前跪坐着各级大臣。殿中央铺着一条红色长毯,直通向上首的龙案。龙案后方,是一位身着华丽王服的年轻男子——韩王安。
上座的韩王,仪态端庄,身形消瘦,面容清秀,一表人才。他着墨绿锦袍,头戴玉冠,腰系玉带,举手投足间透露出几分儒雅与贵气。他的身后高悬一幅匾额,上书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颇有气势。
"上面写的是什么?"李明衍低声向张良询问。
"是尚贤使能,"张良同样压低声音,"用晋系书法所写,意为重用贤才,发挥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