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衍的心中正在进行着精密的计算。昌平君熊启,这个名字在他的记忆中有着相当的分量。当年在咸阳,正是李明衍失势、被秦王贬为庶民的最困难时期,昌平君曾经多次好意照拂,提供了不少帮助。恩情,李明衍一直记在心中。
如今既然有机会与昌平君的胞弟结盟,不仅能够回报昔日的恩情,更重要的是,楚系贵族在秦国朝堂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与他们保持良好关系,对于李明衍的长远发展极为有利。眼前这个年轻的楚国王族熊克,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政治网络的大门。
更现实的考虑是墨家的处境。这些年来,墨家因为与春申君的关系而备受打压,弟子们四处逃亡,组织濒临分崩离析。如果能够通过与熊克的合作,为墨家在楚国争取到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那么这次冒险就是值得的。
"况且,"李明衍转头看向一旁的熊克,心中暗想,"此人虽然年轻,但手段老练,城府深沉,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与其日后成为敌人,不如现在结为盟友。"
"王子,"李明衍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在下愿意与你合作,共同寻找春申君的秘密。"
熊克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随即又恢复了冷静:"李先生的决定令在下感激不尽。不过,想必先生也有自己的考虑和诉求?"
李明衍微微一笑,这个年轻的王族果然聪明,能够察觉到政治合作中的利益交换本质。
"不错,"李明衍坦然道,"事成之后,在下确实有一些请求。不过,这需要等我们彼此更加了解,并且在实际行动中建立起真正的信任之后,再做详细的商讨。"
熊克点头表示理解。在这个乱世中,任何政治联盟都需要实际行动来检验,空洞的承诺毫无意义。
李明衍转向那两个一直静静站在一旁的小童,蹲下身子,温和地说道:"孩子们,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可以继续抚养你们,带着你们一起走。"
年长的孩子摇了摇头,小大人般地拱手道:"先生的好意,我们兄弟二人铭记在心。但既然我们已经许下了诺言,要为荀子先生守孝六年,就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也请先生理解。"
年幼的弟弟听到的时候很开心,但听了哥哥的话,也跟着哥哥拱手:"先生,我们虽然年幼,但先生你教诲我们的话,我们也明白了,我们也知道信义二字的分量。荀子先生对我们有救命之恩、教化之恩,我们不能因为贪图安逸就背弃诺言。"
李明衍听了,心中不禁暗暗赞叹。这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