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至新郑,如同一阵清风吹进了被憋闷笼罩的都城。
张良收到韩谈快马送回的信函,信中详述了李明衍等人发现禹工遗迹的经过及初步勘察结果。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透着一股难抑的兴奋之情,张良一目十行,眉头渐渐舒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来人!"张良抬头,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彩,"备车,本相亲往!"
随即,他又沉吟片刻,提笔疾书,亲自上书韩王,将此事简要禀报。毕竟,这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理应先行通禀君上。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划破山谷的宁静。众人闻声抬头,只见十数骑自山口疾驰而来,为首一骑青衣如水,眉目清朗,不是张良还能是谁?
"先生!相国亲自来了!"跟在张良身后的韩谈高声喊道。
张良翻身下马,一袭青衫已被尘土和汗水浸透,发髻微乱,显然是一路不停歇地赶来。但他眼中却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带着一种久违的兴奋与期待。
"李先生!"张良快步走到李明衍面前,声音因急切而略显喘促,"韩谈传回消息,说你们找到了禹工遗迹?"
李明衍点头,指向石室入口:"确是找到了,而且所见所闻,远超预期。"
张良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我已上报韩王,但实在按捺不住,便先行赶来一探究竟。"
黄老爷子上前行礼,将他们引入石室。张良带着一队工匠仔细勘察了石室中的每一处细节,从墙壁上的水系图到中央的青铜装置,皆不放过。他特别命人测量了每一处构件的尺寸,记录了每一个符号和铭文,工作细致到令人咋舌。
"相国大人的效率当真惊人,"邓起小声对李明衍说,"这般速度,怕是能在一日内完成我们三日的工作。"
李明衍点头赞同,心中也暗暗惊叹。他留意到张良在查看那套预警系统时,眼中闪过的那道精光,那是一种智者发现珍宝时才有的光芒。
"这真是天降福于我大韩啊!"张良激动得近乎失态,声音因压抑不住的喜悦而微微颤抖,"如此精妙的系统,若能重现于世,将是我韩国之福,天下之幸!"
李明衍默默观察着张良。这位少年相国平日里总是沉稳内敛,此时却像个发现珍宝的孩子般激动。这份纯粹的喜悦感染了在场所有人,连韩谈都罕见地露出了微笑。
勘察完毕,张良命随从在洞外搭起简易帐篷,派人回新郑报信的同时,又安排人手精心绘制遗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