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赵代两分疆(下)(第1页)

"故人盼相逢。"

这五个字如一粒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李明衍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他面色不变,脚步不停,却已心头微震。这显然是赢嘉派来的密信,只是不知所指何处、何时。赢嘉——那位曾在咸阳共患难的故人,如今在代地,隔着重重险阻与他相望。

返回魏国馆驿的路上,夜色已深。邯郸城的街道上行人稀少。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照出几许清冷。李明衍走在前头,韩谈紧随其后。

韩谈突然加快脚步,与李明衍并肩而行。他的手始终未离开剑柄,眼睛警觉地扫视着巷口阴影:"先生,我们被跟踪了。"

"继续走。"李明衍不动声色地说道。

"至少三队。"韩谈的声音压得极低,只有李明衍能听见,"一队穿灰袍,似郭开心腹;一队着戎装,形迹可疑;还有一队隐藏更深,只在转角处见过两次影子。怕是分属不同势力。"

李明衍微微颔首,心中了然。这邯郸城果然如毛遂所言,处处危机。

回到馆驿,众人谨慎地检查了屋内是否有异常,确认安全后才安顿下来。李明衍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龙台轮廓,心中思绪万千。

这一个月的观察与今晚的宴席,如同最后几块拼图,让他终于看清了赵国的政治全局:

郭开控制着朝政,以新王为名行集权之实。此人手腕娴熟,能将权术运用得近乎艺术境界,却似乎格局有限,眼中只有权力,而无长远之虑。他将水利分散为三部,并非为了效率,而是为了掌控;他在水道上设置层层闸门,不是为了防洪,而是为了防人。

赢嘉则据守代地,拥有军方老将支持,尤其是名将李牧,手握精锐之师。然而他们被朝廷刻意孤立,难以影响中央决策,如同一条被切断的河流,无法与大海相通。

更令人忧心的是,水患问题已被高度政治化,成为双方争斗的焦点。邯郸与代地的水系本应互通有无,却因权力争夺被人为阻断,一如赵国上下被分割为二。若真有大雨降临,恐怕不仅是自然灾害,更将成为人祸。

至于禹工遗迹,若真如他所料,藏于赵国境内,一旦消息泄露,必将引发各方争夺。这不仅关乎水利技术,更关乎国家命脉与军事防御,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先生在想什么?"彭越的声音打断了李明衍的思绪。

李明衍回过头,只见这个从大野泽来的少年正好奇地看着他。短短一个月,彭越已经脱去了野孩子的粗犷,虽仍衣着简朴,却已显出几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