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燕都蓟城北郊的华阳别馆灯火通明。
    此处原为燕昭王时期接待贤士之地,如今被姬丹重新修缮,专门用来款待李明衍一行。
    别馆依山而建,主厅高台宽敞,铜灯悬檐,陈设简约却不失气势。燕国风格与中原迥异,厅内铺设狐狸、貂皮织成的毡垫,四周陈列着粗犷的青铜器皿,墙上挂着几幅北地山水图,笔法苍劲有力。厅中央设有一座火炉,铜制兽足炉身上雕刻着纵横交错的水纹,驱散了北地深秋的寒意。
    殿中央,古朴的漆木长案依次排开,燃着兽油的青铜灯台将整个大厅照得通明。侍女们身着窄袖短衣,脚踏皮履,安静地在宾客旁守候。
    "先生,燕国虽不如中原富庶,但这'列贤宴'却是先祖昭王传下来的规矩,以表对贤者的敬意。"姬丹身着深紫色玉带束腰的锦袍,头戴金丝线编织的冠冕,站在厅中央热情相迎。他特意换下了前几日日间的行装,显得尊贵而庄重。
    李明衍恭敬地抬手回礼:"殿下过誉了。"他也换上了侍从准备的燕国式样的深色袍服,领口处以青绿色丝线勾勒水波纹饰,腰间系一条窄版玉带。这套装扮虽简洁,却显示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燕国虽处北方边陲,但保留了周礼的精髓,宴饮之礼尤为讲究。
    姬丹引领李明衍到上座,随后向他介绍陆续到场的燕国重臣。
    "这位是我国太傅鞠武。"姬丹指向一位年逾六旬的白发老者,"鞠太傅辅佐我两代君王,为燕国中流砥柱。"
    鞠武身着素色深衣,须发皆白,面容清癯但双目炯炯有神。他朝李明衍深深一揖:"久闻先生大名,鞠武有礼了。水利之道关乎民生,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实乃燕国之福。"
    李明衍连忙回礼:"太傅谬赞了。贵国地处北疆,水患与旱患并存,治水难度实非中原可比。"太傅德高望重,是真正的社稷之臣。能得太傅支持,是我的荣幸。"
    鞠武捋须微笑:"先生谦虚。老朽已命人整理燕国水志,明日即可呈上。"
    姬丹继续介绍:"这位是秦勇将军,乃先将军秦开之子,现掌我燕军北疆一部。秦将军父子两代开拓辽东,功勋卓着。"
    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武将上前。秦勇约莫四十岁上下,着铁色细鳞甲,腰佩宽剑,面容坚毅,眉宇间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他拱手行礼,声如洪钟:"秦勇见过李先生。听闻先生在赵国代地设计的水利系统帮助李牧将军强军,在下敬佩。"
    李明衍略感惊讶:"将军知道代地水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