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许多人跌落低谷,就爬不起来了(第1页)

有人生意失败,欠下一身债,从此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有人失去至亲,就把自己裹在悲伤里,再也提不起对生活的兴趣;有人遭遇职场重创,被否定、被排挤,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再也不敢尝试新的机会。这些跌入低谷的人,明明也曾有过意气风发的模样,可为什么偏偏就爬不起来了?

低谷最容易撕开人性里脆弱的口子。人在顺境时,就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就算遇到小石子,也能轻松踢开,那时候总觉得自己足够坚强,能扛住所有事。可一旦跌入低谷,就像突然掉进了漆黑的山洞,看不见光,也摸不到方向,平日里被忽略的脆弱就会一下子冒出来。

有个朋友以前开餐馆,生意好的时候,每天忙到半夜也劲头十足,总说“就算天塌下来,我也能扛着”。后来遇到疫情,餐馆撑不下去关了门,还欠了供应商的钱。从那以后,他像变了个人,每天躲在出租屋里喝酒,别人劝他找份工作慢慢还,他却摇头说“我不行,我连个餐馆都守不住,还能做什么”。

其实他不是真的不行,而是低谷里的挫败感,把他心里“我能行”的信念打碎了,只剩下“我没用”的自我否定。这种脆弱就像藤蔓,一旦缠上心里,就会慢慢勒紧,让人连抬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更让人难爬起来的,是人性里逃避的本能。人都怕疼、怕难、怕再受伤害,所以遇到过不去的坎时,总想着躲一躲就好了。就像小时候摔疼了,会躲到妈妈怀里哭,觉得只要不面对,疼痛就会消失。

可成年人的低谷不一样,躲起来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越积越多,让自己越陷越深。邻居家的叔叔,以前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后来因为一次失误,导致项目损失惨重,被领导批评后,他就申请了长期休假。一开始只是想休息几天缓缓,可越休息越不敢去上班,怕同事议论,怕领导再指责,后来干脆辞了职,每天在家看电视、玩手机,连门都很少出。

他总说“等我想通了就去找工作”,可这想通的日子,却一直没到来。其实他不是想不通,而是在逃避里待久了,就习惯了这种不用面对压力的日子,哪怕知道这样不对,也没力气再走出来。逃避就像一个温暖的陷阱,看似能让人暂时躲开风雨,却会悄悄吞噬人的斗志,让人再也没勇气爬回地面。

还有人性里放大痛苦的倾向,会把低谷变成一座越不过的山。人在低谷时,眼睛好像会自动过滤掉所有好的东西,只盯着那些糟糕的事反复琢磨。比如有人失恋了,就总想起以前的甜蜜,对比现在的孤独,觉得再也遇不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