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浪花淘尽,几度夕阳,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
    闻言,李隆基一怔,而后疯癫大笑,毫无征兆。
    “哈哈哈!”
    “咳咳咳!”
    兴许是情绪太激动,他噗的一下吐出漫天血雾。
    “太上皇!”
    所有人惊呼。
    李凡一把抓住。
    李隆基的气息持续萎靡,身体颤抖不止,当回光返照进入尾声,他整个人瘫软,可能脑海中走马观花一般的闪过了往昔种种。
    他也意识到自己要走了。
    死死抓住李凡的手,喘着粗气,双眼瞪大,有些极致悔恨。
    “朕错了!”
    “朕做错了,朕当时该相信你的!”
    “那样,那样大唐的几十万军队就不会灰飞烟灭,那些大唐子民就死于非命,朕每一天都能梦到他们,每一天都能梦到他们找朕索命……”
    他嘶哑,模样痛苦而后悔。
    李凡面色平静,并没有过多的话语,也没有怜悯,不是他铁石心肠,而是李隆基以前坏到底了。
    上百万人因他而死,多少老人哭瞎眼睛,多少女人惨遭掳掠……还几次想干掉他和萧丽质,李凡没那么好心。
    让他自然老死,都是肉体上的关系,给群臣面子了。
    如果临死之前的几句话,就能消除罪孽,那犯错的成本也太低了,他的悔恨,他晚年被噩梦折磨,是应得的惩罚。
    至于下面的人原不原谅他,那只有鬼知道了。
    他的悔恨,就当作是一个警示吧!
    砰!
    李隆基的手倒在地上,并没有来得及对李凡说一些“托国”的话。
    “太上皇!!”
    随着高力士一声悲凄的高亢呐喊,兴庆殿外,满园飞鸟尽起。
    历史上前后差距最大,最毁誉参半的皇帝,李隆基驾崩于大唐盛安三年,六月十六。
    殿内殿外哭成一片。
    但那些哭声,其绝大部分都是场合需要罢了。
    大多数人对于李隆基是不原谅的,也是没有归属感的,从他放弃长安开始,就注定身败名裂,而不只是昏庸这么简单。
    但凡他当时留在长安,说一句誓与长安共存亡,后人估计都要骂骂咧咧的将这位昏君抬入帝陵。
    但……
    如高仙芝,封常清之流被坑惨了的人,如何能真心实意的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