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险人患精神和行为障碍今晚老公不在家
小区电梯总在凌晨三点停在我住的楼层。
监控里从没有人进出过。
直到物业悄悄告诉我:“那部电梯...根本还没通电。”
---
凌晨三点整。
陈默几乎是醒过来的瞬间,目光就钉在了床头柜的电子钟上,猩红的数字:3:00 AM。
然后,那声音准时响起。
叮——
清脆,冰冷,穿透卧室的隔音门,钻进耳朵里。是电梯到达楼层的提示音。在这死寂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她屏住呼吸,浑身的肌肉都绷紧了。声音的来源无比清晰,就是门外走廊尽头那部客用电梯。这套一梯一户的大平层,电梯厅算作私人空间,直通到家门口。
可是,他们这层楼,只有他们一户。隔壁单元是独立的电梯和入口。
谁会在凌晨三点,乘坐电梯,停在他们家门口?
第一次听到这声音,是半个月前。她推醒身边的丈夫周涛。周涛睡眼惺忪地听了半晌,外面静悄悄的。“听错了吧,梦魇了?或者隔壁的电梯?”他翻个身,嘟囔着又睡了。
陈默没睡,竖着耳朵听到天色发白,再无声息。
第二天她特意去隔壁单元门口转了转,两个单元的电梯井位置隔着一堵厚厚的承重墙,声音绝无可能穿透。她问物业,物业客客气气,说会调取监控看看,后来回复:“周太太,昨晚凌晨三点,您家楼层的电梯没有运行记录,出入口监控也没拍到任何人。”
一次是偶然,两次呢?三次呢?
这半个月,几乎每晚,凌晨三点,那“叮”的一声如期而至。周涛出差后,这声音变本加厉,不仅准时,有时还会伴随着极其轻微的、金属摩擦的声响,像是电梯门滑开,又合上。
她一个人裹紧被子,在宽大的床上缩成一团,冷汗浸湿了后背。黑暗中,想象力不受控制地狂奔。门外是什么?一个看不见的“人”?一段卡在时间缝隙里的电梯程序?还是……更不好的东西?
她试过壮着胆子冲到猫眼前往外看。猫眼视野有限,只能看到自家门前的一小块区域和对面光洁的墙壁。电梯门在视野死角。每次“叮”声过后,她扑到猫眼上,外面永远是空荡荡、被感应灯照得惨白的入户厅,无声无息。
这种彻底的“空无一人”,比看到什么更让人毛骨悚然。
今天,陈默决定不再忍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