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前半句话多被现代人所误用,浅显地认为是人的外貌会根据心灵善恶发生变化。
    其实非然,这半句话的正确意思应是:一个人所看到的事物的外在,对事物的理解和观感,由他的内心决定。
    后半句话的意思亦是如此,指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会随着心境的转变而转变。
    换言之,如果人的心境是苍凉的,那么他看到的一切都是苍凉的。
    如果人的心境是欢欣的,那么他看到的一切都是花开烂漫。
    对于此等唯心的说法,周先生一直是抱着辩证的态度看待。
    究竟是心境影响眼前的风景?还是风景影响咫尺的心境?他至今没有定论。
    直到.........刚刚为止,直到他推门而出为止,直到他的目光落在眼前这位姑娘身上为止。
    门外是一条普通的走廊,不狭窄不宽敞,铺着白棕色的大理石砖面。
    没有富丽堂皇的装修,没有瘆人恶心的怪物。
    门外站着的仅仅是一位芳龄少女,她没有童话故事中描绘的彩衣羽裳,打扮甚至可以说是不修边幅。
    足下踩着一双黑色厚底的拖鞋,顺着如白雪般丰韵的小腿和大腿往上,是一条灰白的居家短裤;再往上,则是一件印着“星之卡比”的宽松深黑T恤。
    她之脸庞是精致的画作,找不到瑕疵却也没有动态的情绪。
    她之眼眸是望而不得的,纯黑的缎带将宝石藏匿于底。
    她之长发偏偏是月色的洁白,是区别于常人的洁白。
    在亲眼见到她后,周先生便偏颇于风景影响心境的论调。
    因为他此时此刻真的萌生出一种“得见此人,死而无憾”的救赎感。
    当然,这种感觉只在内心盘旋一刻。
    周科很快恢复理智,并意识到方才除了对方美貌之外,应该还有未知的神秘影响了他。
    “抱歉.........”少女张了张水粉的唇,似乎想要解释什么。
    周科却是两手比出暂停的动作,打断了对方。
    他清了清嗓子,注目着如半轮寒月般的少女,眼神惆怅地吟道: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
    结着秋怨的姑娘。”
    吟罢,他突的抬起右手,冲自己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