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花架的榫卯(第1页)

顾言那句低沉笃定的“疤的盔甲,稳了”,如同最后的铆钉,深深嵌入念初小小的心版。庭院里,晨风温柔,槐木苦涩的清香、栀子花苞的清幽、还有阳光晒暖的木头味道交织在一起,沉甸甸地沉淀在呼吸里。念初捧着那块意义非凡的黄杨木料,指尖反复摩挲着上面光滑圆融的刻痕边缘,只觉得那温润的触感仿佛带着电流,一路麻到心底。他看看槐木墩子上那道粗犷的豁口,又看看木亭柱底那温厚的暖痕,再看看爸爸摩挲亭柱补丁时沉静专注的侧脸——世界仿佛被重新擦亮,所有的“疤”都闪耀着一种内在的、坚硬的光芒。

沈星晚站在一旁,眼角的湿意早已被晨风拂去,只余下满心温软的暖流在无声流淌。她看着念初那亮得惊人的眼睛,看着顾言沉默如山却又仿佛蕴藏着火山般欣慰的背影,一种尘埃落定般的宁静与巨大的满足感充盈心间。这庭院,这晨光,这沉默流淌的温情与顿悟,比任何精心培育的花园都更让她感到生命的丰盈。

顾言终于收回了摩挲亭柱的手。他站起身,动作沉稳,高大的身影在木亭投下的阴影里显得格外厚重。他没有再看槐木墩子,也没有再对念初说什么,只是沉默地走向庭院角落那堆工具和木料。仿佛刚才那场关于“疤的盔甲”的深刻领悟,只是晨光里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小插曲,如同露珠滑落草叶。

念初的兴奋劲儿还没完全过去,小脸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他抱着自己的黄杨木料,小跑着跟在爸爸后面,眼睛依旧亮晶晶的:“爸爸,那我这块木头……接下来做什么?” 他急于想实践自己刚刚领悟的“盔甲”力量。

顾言在一堆长短不一的木方前停下。他目光沉静地扫过,最终落在一捆约莫小指粗细、笔直坚韧的紫藤枝条上。这些枝条表皮光滑,带着紫褐色的光泽,是前些日子修剪藤架时特意留下的。他弯腰,从中抽出几根最笔直、韧性最好的,握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枝条在他宽厚的掌中显得格外纤细。

他没有回答念初的问题,只是拿着那几根紫藤枝条,转身走向庭院另一侧,靠近客厅落地窗、阳光最充足的一块空地。那里空荡荡的,只有平整的青石板。

念初疑惑地眨眨眼,抱着木料亦步亦趋。沈星晚也跟了过来,带着温润的好奇,目光落在顾言手中的紫藤枝上。

顾言在空地上站定。他蹲下身,将那几根紫藤枝条并排放在青石板上,动作很轻。然后,他伸出宽厚的手掌,掌心向下,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从枝条的一端抚向另一端。他的指尖感受着紫藤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