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宿舍楼下,杨清芸站在那里了好一会,回去的路上往教职工宿舍楼看了一眼,喉咙里像是被堵了一团棉花,难受的让人心里憋屈。
她并非真的想要和林秋恩撇清关系,只是憋着一口气就是不想和她说话。为什么明明当初她在林秋恩面前是怜悯恩赐的姿态,怎么到了现在,反倒像她做了什么对不起林秋恩的事情一样?
就算林秋恩挣了很多钱,成了作家,她也没想过要占这个女儿半点便宜吧?
如果林秋恩真想断了和宋家的关系,那自己还要上赶着去求她不成?
回到宿舍后,林秋恩坐在桌椅前发了一会呆才去做饭。
今天小姑有事情不会过来,她自己一个人吃饭就简单许多,简单煮了一碗米粥配上咸菜,本来就没什么胃口,吃了两口就不想吃了。
杨清芸的态度在她心上刻下不轻不重的一道划痕,她不可能毫不在意,但这道划痕已经不会再像从前让人无法呼吸。
她很快把情绪平息下来,然后拿起从图书馆带回来的书:传拓技法,属于碑拓的入门书籍。
都说学书法先学碑拓,但实际上她刚开始接触只是为了讨宋逾白欢心,再后来是为了打发时间,也就是拜师到何清明那里,才开始系统学习。
她写得好是因为天赋加努力,可对于碑拓却了解不多。
这次的博物馆重建之所以需要这么多书法家,一是碑拓二是刻碑,这就相当于复制粘贴,他们需要作出拓片,又要根据拓片把它复原,是一项很精细并且研究价值很高的工作。
林秋恩知道,自己只是字写的好,要论书法家三个字她远远称不上,何教授之所以这次活动要带上她,并非因为她年轻,而是有意给她机会要锻炼她。
所以这次机会她很珍惜,希望在暑假来临之前自己在家里先锻炼一二,到时候不求做出多大贡献,至少不能拖后腿。
要学习这个首先得去买拓片,拓片真迹并不多见,千禧年的时候有的甚至能拍卖出几百万的高价,不说价值连城,但一片薄薄的纸竟能比一套房子还贵,当时让林秋恩还震撼了一下。
不过真迹罕见,大多收藏在博物馆,林秋恩自然不敢想,就想着明天下班去文化街那边碰碰运气,能买到技艺好些的翻刻就很满足了。
看了一会书,她很快把所有杂念都抛在脑后,沉浸在新的知识里面,连同晚上睡觉也没有梦到谁。
第二天下班,林秋恩没有回宿舍直接骑自行车去了文化街,这里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