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是博物馆后面,除了林秋恩三人,还有其他工作人员。
何教授和陈生在一起,看到林秋恩过来,朝她招了招手:“今天感觉怎么样?”
虽然有点累,但她觉着还挺好:“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们争取下午多干点,尽量在计划内完成工作。”
何教授嗯了一声:“但是也要保证质量,尤其是这些石碑要保护好,过两天可能还有外国友人来参观,我们要原封不动还到博物馆去。”
陈生往她身后看了眼:“徐然没过来?”
林秋恩答道:“他说想多干一会。”
陈生笑起来:“我这个小徒弟别的不说,绝对足够勤奋,每次有这种任务最喜欢自告奋勇留下来干活,能耐着性子做这样工作的年轻人不多了。”
听得出他对自己的徒弟很满意。
林秋恩没有说话,她想到今天徐然说过的话,心中冒出一股怪异的感觉。
参与修复文物和碑拓工作的人一共有二十几个,何教授这边是代表书法协会,陈生那边则是代表碑拓组,显然大家也不是第一次一起工作,彼此之间就着书法讨论起来,气氛倒是不错。
宋逾白作为京北大学顶尖文学生,却转而从商,有不少人好奇,话题也很快落到他身上。
紧挨着何教授坐的一名专家赞道:“上次我去电视台还听工作人员说起你们广告公司,熊猫电视机厂、白雪电器厂还有海城手表,好几家企业都找你们搞宣传。”
宋逾白谦虚:“目前竞争少,我们运气好罢了。”
何教授平日严肃却并不迂腐,他拧眉道:“运气本来就和能力相关,年轻人这么多,有几个敢辞了正式工作去自己搞事业的?逾白,你一直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这样很好。”
宋逾白微微愣神,他素来冷情,哪怕和何教授师生四年,算得上他的得意门生,但也很少交流,而且自己辞了京北大学教授的职位,去做别人眼中‘铜臭缠身’的个体户。
他以为何教授应该是不满的,却没有想过他竟然支持自己。
他低声说了一句:“老师,谢谢。”
个体户被看不起还是因为挣的太少,但宋逾白显然不是简单的个体户,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能自己买一辆汽车,成立一个公司,可见他的能力和眼光不俗。
所以说个体户挣得多了,那就是人人羡慕的大老板了。
青年才俊又是相貌出众,再加上家庭背景,那专家动了心思:“逾白还没有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