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姬昌被羁留朝歌,西岐的天,便悄然变了颜色。
世子伯邑考,昔日那个温润如玉、孝悌闻名的公子,在妲己被强行召入宫后,性情亦是大变,之时那是掌权的西伯侯还是姬昌,伯邑考也只能把野心深深的埋在心里。
有时候老实人变坏也只是一念之间的事,而且姬昌即使发现了,也只会觉得伯邑考成长了,而不会过于苛责。
让姬昌始料不及的是,自己被羁留朝歌,于是情况也超出了姬昌的预料。
伯邑考独揽大权数月后,心态与当时尴尬的处境发生了微妙变化。
伯邑考端坐于姬昌曾经的位置上,感受着权力带来的生杀予夺,群臣的奉承,府库的充盈,军权的在握,无不滋养着他的野心。
渐渐将远在朝歌受苦的姬昌忘记了,后来更得到消息,当初妲己回进宫正是自己的父亲西伯侯姬昌的谋划,对姬昌的恨意就更深了几分。
彻底的把姬昌忘记在角落里了,而且伯邑考觉得,要是姬昌能老死在朝歌就更好了。
自己就能名正言顺的继承西伯侯的爵位。
而且伯邑考渐渐的开始觉得,姬昌那般隐忍,太过迂腐;
西岐的强大,何须再对殷商虚与委蛇?
一种“西岐当兴,天命在我”的狂妄念头,如野草般在其心中疯长。
而次子姬发,素来雄才大略,英武果决,也颇有野心,在军中和年轻贵族中威望甚高。
他对伯邑考日渐显露的骄横和短视深感不满,更忧心其眼高手低会将西岐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姬发暗中联络对伯邑考不满的文臣武将,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西岐的朝堂,由此暗流汹涌。
一日,军政议事。伯邑考力主增加赋税,扩充军备,言辞激烈:“殷商无道,帝辛暴虐!无故羁留吾父候在朝歌,我西岐兵精粮足,正当厉兵秣马,以待天时!杀进造个救出父候,方是正道!”
姬发当即出列反对,神色沉稳:“兄长此言差矣!父亲尚在朝歌为质,我等便大张旗鼓扩军,岂非置父亲于死地?况国库虽丰,亦需体恤民力,骤加赋税,恐失民心!”
而且姬发知道如果父亲一旦去世,伯邑考为嫡长子,那自己将再无继承西伯侯爵位的机会。
所以父亲不能有事,那自己就还有机会。
伯邑考冷笑一声,语气中不由的带着讥讽之意:“二弟何时变得如此妇人之仁?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父亲?哼,他若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