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暗漩涡的核心,林川的意识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在创造与毁灭两种宇宙本源的疯狂冲击下,随时可能倾覆。
极致的痛苦几乎要将他的神魂撕裂,身体表面的“原初光界”剧烈闪烁,明灭不定,仿佛随时会崩溃。
金色的血液不断从七窍渗出,又被周围狂暴的能量瞬间蒸发。
然而,在这绝对的生死考验中,林川那历经文明回响、道心淬炼的意志,发挥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他紧守灵台最后一点清明,将全部心神沉入对涌入体内的光暗本源的感悟之中,不再试图抵抗,而是去“理解”,去“包容”。
这是一个极其凶险的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在悬崖边漫步。
他的神皇体系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空间结构在扭曲,存在根基在动摇,光明脉络在黯淡,平衡机制濒临崩溃。
但奇点之光作为最核心的“变量”与“源头”,始终顽强地维持着一丝微妙的平衡,并如同最精密的转化器,将部分狂暴的光暗之力,转化为最本源的滋养,反哺着他近乎干涸的根基。
渐渐地,在极致的痛苦与濒临毁灭的威胁下,林川的感知进入了一种玄妙的超然状态。
他“看”到的,不再是简单对立的光与暗,而是它们更深层的本质。
光,并非纯粹的善与创造,其极致亦蕴含着灼烧万物、不容异己的“绝对净化”倾向,与星序神族追求的绝对秩序一脉相承。
暗,也并非纯粹的恶与毁灭,其本质是“包容”、“沉寂”与“回归”,是万物休憩、能量循环的必需,其被污染后的狂暴吞噬,反而是一种“病态”。
它们本是同源而生,是宇宙太极图上的阴阳双鱼,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所谓的平衡,并非静止的均势,而是动态的、和谐的共舞。
光至极致则生暗(物极必反),暗至纯粹则孕光(否极泰来)。
当前宇宙的危机,根源在于这种自然的动态循环被打破,黑暗面因“污染”而失控,光明面则因过度消耗(无数文明的索取?)而衰微,导致了平衡的天平严重倾斜。
而他的奇点之光,其本质是“无”,是“可能性”,是“定义的权力”。
它不隶属于光或暗任何一方,而是孕育二者的“母体”,是描绘太极图的那张“白纸”!
它拥有着超越这种二元对立的潜质——它既能定义“光”为何物,也能定义“暗”为何物,更能定义二者之间的“关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