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1965年底(第1页)

而且也已经结婚两年了,只是媳妇没有工作想年底家里把钱凑一凑在轧钢厂在买一份后勤工作。

武大民的大闺女现在已经出嫁了,老公是机械厂职工,虽然家里没有什么特别大本事,但好在老实本分。

而且结婚就分家出去当官了,两口子子小日子过得倒也是不错。

一个人上班挣钱,养活一家人在这个年代属于很正常,当然也完全能够做的到。

至于其他几个孩子,都还没有到上班的年纪,估计也轮不到上班了,等年底是时候,再和他们好好说说吧。

毕竟是自己徒弟家,能给一些消息还是要给的,毕竟到了明年秋天以后就要开始上山下乡了。

这一切何雨柱是知道的,比其他人更明白其中的不容易。

如果被分配的地方好一点还行,但如果被分进大山里面,那如果再想出来基本上这辈子就很难了。

尤其是最早的最后一批人,他们等能回城里都已经三十岁左右了,早已经在乡下结婚生子,还怎么回来。

至于隔壁院里刘海中家,这就更不用说了,掏空家底给老大办了一场婚礼,可谁也没有想到结婚后两个月就连夜跑路了。

去了河北去了,跟着老丈人当官去了,这让刘海中好些天都没有下来床。

自从老大走后,刘海中对两个小的那叫一个非打即骂,基本上算是三天一大打两天一小打。

每次打过,能让两个孩子躺在地上半天都起不来。

院里人去劝,去拉,一点用都没有,好在老儿到了上班年纪,还是给他找了一份工作。

算是给老二一份不错的安排,免去的他再去乡下了。

至于老三年纪不够,下乡基本上是跑不掉了。

相对于大院里其他家孩子算是不错的了。

要说变化最大的还是贾家,他们家现在房子虽然没有换,但日子过得确实不错。

天天白面馒头,时不时地一顿红烧肉,让他们家每个人都长得白白胖胖,一点都不像是这个年代里人。

要知道,即使在六五年,一家人一个月也就几两肉的定量,院里人如果想吃肉啥的。

都是互相借肉票,这个样借给我们家,下个月我家在还你。

如果没有了,还想吃只能去找票贩子,他们这些人手里一斤肉票基本上就要一两块钱。

即使有了肉票,去到供销社有时候还是买不到票。

现在院里人多多少少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