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朝廷一直致力于让百姓休养生息的福,真正穷的叮当响,连换取低价改良农具的一点果蔬都拿不出来的人,其实还是相当罕见的。
每个村子,也就只有那么一两户人家,会因为没有壮劳力,所以穷的只能由女子学塾的老师或者护卫们指派活计。
当然,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女子学塾的一众人,在流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是没有遇见过坏人。
看他们就像是看一块上好五花肉,挖空心思想要通过他们谋取利益,甚至不知天高地厚的盯上他们本身的人,他们每更换一次教学地点,基本就都能遇上一些。
对待这种人,谢莞娘早就再三强调了,让他们务必不要手软。
该打就打,该怼就怼,该找族长或者里正也千万别怕麻烦他们,如果他们不肯公正处置,那就干脆利落撤出,从此不对这个村子做任何资源倾斜。
至于那种因为抱团不讲道理而远近闻名的村子,谢莞娘更是直接就把他们排除在外了,根本就不会派人过去。
当然,如果对方村子的人主动走出村子,到其他村子的流动教学地点求学,谢莞娘的女子学塾却也不会拒绝人家入学。
主打一个虽然有教无类、不惧倒贴,但教职人员和长期学员的人身安全却必须永远排在首位。
听多了她念念叨叨的说,“认真负责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女子学塾的教职人员和长期学员,全都格外注意保护自己和其他同伴。
谢莞娘叮嘱他们的,他们始终牢记在心不说,平时遭遇的种种套路和算计,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分享给自己同伴,以期所有人都能迅速从村民们的各种幺蛾子中吸取教训。
托大家都一直格外警惕的福,迄今为止,所有女子学塾的人,都没有被那些心怀叵测的村民给算计了去。
对农具推广效果和女子学塾教学进展都格外满意的谢莞娘,一边叮嘱大家继续在保定府的其他县继续复制他们的成功模式,一边琢磨起了她那家出售点心、甜品和饮品的雅味轩,该在哪里开设第一家分店。
因为货品新奇、美味、卫生,促销活动层出不穷,谢莞娘那家雅味轩的生意一直火爆的很。
很多不在府城常住的人,甚至会为了这口好吃的,专门让人去府城大批购买。
那些能放住的也就罢了,一些根本不能久放的,他们甚至还得特地跑去府城店里现点现吃。
也是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州城或者县城也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