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黎明。
京兆府贡院外,青石广场上人头攒动,气氛肃杀。
府试,终于来临!
搜检比县试更加严格。
吏员拿着厚厚的户籍名册,对照着考生的路引,相貌,更有东宫六率的卫士在旁虎视眈眈。
有了县试前"查三代"的雷霆手段,这次无人敢再起丝毫侥幸之心。
张远,王二排着队,紧抱着怀中视若生命的《实务通鉴》。
两人眼窝深陷,面色憔悴,但眼神却亮得吓人,像两柄磨砺到极致的匕首。
他们周围,寒门学子大多如此,沉默着,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世家子弟的队伍里,崔明远,郑伦等人也在,他们衣着光鲜,努力维持着镇定,但眼底的紧张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昨晚天上人间那一曲,像一根刺,扎进了他们心里。
他们引以为傲的"雅正"与"底蕴",在那种磅礴新声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此刻站在府试考场上,那份阴影似乎仍未散去。
沉重的黑漆大门轰然洞开!
"考生依序入场!"
威严的唱名声响起。
张远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连日苦读而有些佝偻的脊梁,随着人流,沉稳有力地一步迈过了那道象征着更高挑战,也象征着无限可能的门槛。
考场内,条案整齐如林。
府试考卷发下,厚厚一叠。
张远迫不及待地展开。
第一题:贞观十一年,蓝田县发生一桩积年旧案。
前任县令刘能贪墨赈灾钱粮,并构陷揭发其恶行的县丞李忠,致其含冤入狱,家破人亡。
刘能后因他案被贬,此案不了了之。
今有李忠之子持新证据翻案,诉至京兆府。
问:若你为复核此案之推官,当如何处置?
需详述勘验,取证,律法适用及量刑建议。
题目后,附有当年案卷的摘要及所谓"新证据"的简述。
张远的心,猛地一跳!
旧案复核!
证据链!
律法适用!
这正是《实务通鉴》刑名篇里剖析得最为透彻的案例类型之一!
书中不仅详述了此类案件的核心要点证据链闭合,排除合理怀疑,程序正义,更给出了"最优解","次优解"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得分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