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新世纪,我在自己的故乡经营自己的工作室,春夏秋冬四兄弟默契。
第一件事,和北京《脉缘》杂志社牵手,除了经营杂志《脉缘》外,还为杂志社采访组稿撰稿。
第二件事,发展文艺社会员,扶持文学新人。
第三件事,走进初衷母校,走向三尺讲台,给家乡的孩子们授课。
第四件事,办好自己的文学内刊《河子文艺》。
年是好年,月是良月,日是吉日。
春天的希望,夏天的疯狂,秋天的充实,冬天的宝藏。
冰阳就这样把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搞得暖洋洋热乎乎火辣辣,树林鸟鸣,笑声朗朗……
——题记
《静守黄河畔,书写别样人生》
在黄河之畔,有一座宛如世外桃源般宁静而古朴的小城,它就像一本承载着岁月故事的厚书,那里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与记忆,也孕育着无数的梦想与希望。而冰阳,便是在这片土地上,在2000年那个新世纪的伊始,开启了一段充满热血与温情的励志故事,宛如一位执着的画师,用自己的坚守与热爱,精心描绘着独一无二的人生画卷。
2000年,仿佛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崭新起点,宛如一扇通往神秘宝藏世界的大门缓缓打开。冰阳怀揣着对文学的满腔热忱,在自己的故乡,那个能听见黄河涛声、能感受到乡土质朴气息的地方,经营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不大,却布置得温馨而充满文艺气息,墙壁上挂着一幅幅书法作品,好似一面面展示艺术魅力的旗帜,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仿佛是一座等待人们去挖掘的文学宝藏库,这里就像是冰阳的文学城堡,承载着他的理想与憧憬。
与北京《脉缘》杂志社的牵手,无疑是那年春天里最让冰阳振奋的事,犹如干涸的土地迎来了一场甘霖。当收到杂志社抛来的橄榄枝时,冰阳激动得几夜都没睡好,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他深知,这是一个能够让自己在文学领域大展拳脚的好机会。除了负责经营杂志《脉缘》在当地的相关事务外,他还积极地为杂志社采访组稿撰稿。
为了能够挖掘到有深度、有价值的稿件,冰阳常常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沿着黄河边的村落走访,那身影就如同一位孤独却坚毅的行者。他去和那些老船工聊天,听他们讲述在黄河上乘风破浪的惊险故事,老船工那粗糙的双手比划着,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往昔岁月的光芒,仿佛是两颗蒙尘却依旧璀璨的宝石,冰阳便赶忙将这些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