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天。
北京人大会结束后,我接到上海复旦大学的邀请,去参加世界文学研讨会关于新时代文学发展的研讨,讨论文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我的论点是坚守乡土文学阵地,做好黄河文化艺术的开发和繁荣。
立足故乡黄河南岸,放眼世界咏唱地球,土地的暖情,母爱的怀抱,用毕生的精力去书写黄河水、沙滩草、鸟儿、树林和花儿……
人脉延续,生态人和,万象更新……
在上海偶遇2004年交往的文友雁子,话题重提,友谊和相思融为甜蜜缠绵的情暖。
记得,失去联系的那一年,雁子十八岁,在一家艺术雕刻公司打工……
我在雁子的陪同下周游了上海所有的好去处,大开眼界。
站在上海外滩的水系旁,我们畅想当下和余生,好好把握失而复得的纯情友谊,为文学艺术结伴耕耘……
——题记
《上海外滩偶遇,往事如烟情荡》
2024年的春天,北京人大会结束的消息还仿佛带着会场那热烈讨论的余温,而我已然收拾好行囊,奔赴下一场意义非凡的邀约——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世界文学研讨会,主题聚焦于新时代文学发展的研讨,那是众多文学爱好者与专业学者们共同探寻文学前路的舞台。
我怀揣着自己的论点,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路途。在火车的哐当声中,我望着窗外不断掠过的风景,思绪早已飘向了即将展开的研讨会上。我的论点是坚守乡土文学阵地,做好黄河文化艺术的开发和繁荣。生于黄河南岸的我,从小便浸淫在那片土地的独特韵味之中,黄河水的奔腾、沙滩上的青草、自由翱翔的鸟儿、郁郁葱葱的树林以及缤纷多彩的花儿,它们就像我生命中最忠实的伙伴,见证着我的成长,也成为了我笔下最想倾诉的对象。我渴望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书写那片土地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黄河文化的深厚与美丽,让那片土地上的暖情,如同母爱的怀抱一般,温暖每一个读到这些文字的人。
抵达上海时,这座繁华都市正沐浴在春日的暖阳之下,街道上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处处彰显着现代化大都市的蓬勃生机。我径直前往复旦大学,研讨会的现场早已是热闹非凡,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界人士齐聚一堂,不同的思想在这里碰撞,不同的见解在这里交融,大家都在为新时代文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各抒己见。
会议间隙,我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回味着刚刚那些精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