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的故事,堂爷爷的牵挂,一辈子的牵挂,黄河岸边的那棵老槐树,杨柳村的心事,柳絮飘飞,杨花落满地……”
——题记
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无数家庭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所改写,堂爷爷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他的闯关东历程,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坚韧与对未来的期许。
离乡之痛
堂爷爷出生在黄河岸边的杨柳村,村子里那棵老槐树,是村里最古老的标志,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村民的成长与离去。晚清末年,政治腐败,列强侵略,内忧外患的局势让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黄河沿岸更是饱受天灾人祸的双重折磨。
黄河水患频繁,时不时泛滥成灾,淹没大片农田。堂爷爷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夏天,暴雨倾盆而下,黄河水位急剧上升,浑浊的浪涛如猛兽般席卷而来,冲毁了村里的房屋和庄稼。那场景,如同世界末日一般,村民们流离失所,啼饥号寒。旱灾也常常接踵而至,烈日炙烤大地,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堂爷爷家的几亩薄田,在连年的灾荒中,几乎无法产出足够的粮食维持生计。
除了天灾,人祸也不断。清政府为了偿还巨额赔款,不断增加赋税,百姓们在沉重的苛捐杂税下,生活愈发艰难。再加上地方豪强的盘剥,普通农民的日子实在难以维系。
而此时,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清政府为了充实边疆、巩固统治,在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鼓励关内百姓前往开垦。民间也流传着东北“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说法,让走投无路的堂爷爷看到了一丝希望。
在一个柳絮飘飞、杨花落满地的日子里,堂爷爷做出了艰难的决定——闯关东。老母亲倚在老槐树下,泪水纵横,她紧紧拉住堂爷爷的手,千叮万嘱:“儿啊,这一路千万要小心,到了那边好好照顾自己,娘和家人都盼着你回来。”堂爷爷望着白发苍苍的母亲,心中满是不舍,但为了家人的生计,他咬咬牙,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未知的旅程,目的地是黑龙江依兰县的一个小村庄。
闯关东的具体过程
陆路初行
堂爷爷选择了陆路闯关东,这是一条充满艰辛与未知的道路。他跟着一群同样怀揣希望的乡亲们,沿着前人走过的足迹出发。一开始,大家还满怀信心,相互鼓励。然而,路途的遥远和艰难远超想象。
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脚下的布鞋很快就被磨破,双脚磨出了血泡。每走一步,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但堂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