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走西口的玉堂大爷(第1页)

“生活所需,为了手中的饭碗,堂大爷玉堂只身一人走西口,在陕西做起了生意,日月星辰,组建了小家庭,生育六个子女,三男三女……”

——题记

背井离乡走西口

晚清末年,整个华夏大地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天灾频发,人祸不断。堂大爷玉堂所在的家乡,土地本就贫瘠,再加上连年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已然成为常态。玉堂看着家中年迈的父母身体日益衰弱,年幼的弟妹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对生活的迷茫与恐惧,他的心中犹如被重锤敲击,无奈与不甘交织在一起。听闻西口外或许有着不一样的生存机会,尽管前途未卜,为了能让家人摆脱这无尽的困苦,玉堂毅然决然地决定踏上走西口的艰难征程。

出发那天,天空阴沉得如同倒扣的铅锅,厚重的乌云似乎随时都会压下来。玉堂背着简单的行囊,里面装着母亲为他精心缝补的几件破旧衣物,那细密的针脚里满是母亲的牵挂;还有母亲亲手做的干粮,每一块都饱含着家的味道;以及父亲偷偷塞给他的几块碎银,那是这个贫困家庭倾其所有凑出来的希望。父母和弟妹们默默地将他送到村口,母亲紧紧拉住他的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颤抖地叮嘱道:“儿啊,这一路山高水远,你可要千万小心啊,到了那边自己照顾好自己,有机会就回来看看爹娘……”玉堂望着母亲那饱经沧桑、爬满皱纹的脸,心中一阵酸楚,眼眶泛红,他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坚定地点点头,声音略带哽咽地说:“娘,您放心,我一定会混出个样子来,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告别家人后,玉堂随着一群同样怀揣着希望与迷茫的乡亲们,带着对未知的恐惧与期待,迈出了西行的脚步。走西口的路,宛如一条充满荆棘与坎坷的漫漫长途,无尽的艰难险阻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艰难险阻的漫漫征途

他们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前行,山路狭窄而陡峭,一侧是高耸入云、仿佛随时会崩塌的悬崖,另一侧是陡峭的山壁,上面布满了尖锐的岩石。脚下的布鞋,在粗糙的路面上很快就被磨破,脚掌与鞋底摩擦,磨出了一个个血泡,每迈出一步,都如针刺般钻心地疼。但玉堂咬着牙,强忍着疼痛,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白天,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如烈火般烘烤着大地,仿佛要将世间万物炙烤殆尽。他们无处躲避,只能在路边偶尔寻得的几棵稀疏的树荫下短暂休息。干裂的嘴唇渴望着水分,他们小心翼翼地喝一口随身携带的水,那水在高温下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