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河畔林音(第1页)

2004年,春天。

我收到北京自由撰稿人联谊会的邀请函,参与《自由撰稿人》的创刊和经营,我又多了一个撰稿渠道。

为了加大文学艺术传播业务量,我们工作室订阅了三刊两报,它们分别是《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北京文学》、《文艺报》和《中国摄影报》。

和名人大家牵手,写好我的乡土文学人生……

这年,我又被吸收为《女子》杂志社和《青少年文学》杂志社特约记者,丰满了我的墨迹生涯。

在艺术海洋里遨游,乐于自然动情生活,很充实很快乐。

人生之路情悠长,生活多彩爱浓芳。

在《女子》和《青少年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之后,我收到了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1000余封。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黄河支流刘李河岸边,畅怀吟诗我青春的豪迈涤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1000余封读者来信中,我记下这些读者的名字——

欣瑶、梦菲、浮萍、黎燕、晨旭、婉言、麦奇、冬哲、夏雨……

——题记

《河畔林音》

第一章:河畔缘起

2004年的春天,阳光暖暖地洒在黄河支流刘李河两岸,河岸的垂柳依依,嫩绿的枝条随风轻舞,仿佛是大自然挥动的画笔,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在离河岸不远处,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里各种鸟儿欢快地啼鸣着,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乐章。

我,一个怀揣着文学梦想,刚刚又多了诸多撰稿渠道与特约记者身份的人,时常会来到这片树林中寻找灵感。那1000余封来自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像是沉甸甸的责任,也像是温暖的鼓励,让我更渴望用文字去书写生活中的美好与感悟。

这天,我又如往常一样,怀里抱着一本笔记本,漫步走进了那片树林。脚下是松软的泥土,铺满了落叶与细碎的草茎,每走一步都能听到轻微的沙沙声,仿佛是大地在与我轻声细语。树林里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那是混合了树叶的青涩、野花的甜香的独特味道,让人的心一下子就沉静了下来。

我寻了一处靠着老槐树的地方坐下,老槐树的树干很粗,树皮粗糙而龟裂,仿佛是一位饱经风霜却依旧坚毅的老者,守护着这片树林。刚翻开笔记本,准备记录下一些脑海中闪过的关于乡土文学的思绪,就听到一阵清脆的鸟鸣声传来。那鸟鸣声似乎有着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