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大槐树下,血脉融情(第1页)

2016年,春天。

我去辽宁大连采访一个从山西大槐树下移民到黑土地上的中原人后代王思涵,她是《黑土地》杂志社的主编,乡土作家。

在她那儿我听到了思念故乡的心声,一个移民后代对故土的念念不忘,是父亲王槐溪和爷爷王思源的遗愿。

遇到我之后,藏在心底的故事一一道来,讲给我这个蒲城电台记者听,这就是血脉融情!

之后,她安排好杂志社的事情,和我一道去了山西大槐树,去见证历史上移民大搬迁的中国农事。

黄河古道,情暖人间,血脉融情寄语山河……

——题记

《大槐树下,血脉融情》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璀璨星辰,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情感的温度。2016年的那个春天,对于我来说,便是开启了这样一段刻骨铭心故事的序章。

我,作为蒲城电台的一名记者,怀揣着对世间百态的好奇与记录真实的热忱,踏上了前往辽宁大连的采访之路。此次的采访对象是王思涵,《黑土地》杂志社的主编,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乡土作家。听闻她是从山西大槐树下移民到东北黑土地上的中原人后代,我便对这次采访充满了期待,直觉告诉我,她的故事定能在岁月的画卷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见王思涵,她身上便透着一股独特的气质,既有东北女子的爽朗大方,又隐隐有着中原文化熏陶出来的温婉与内敛。她的办公室布置得很是雅致,墙上挂着一幅幅黑土地的风景照,还有几幅书法作品,写的皆是些饱含故土情怀的诗词。简单寒暄后,我们的话题便自然而然地切入到了她的家族历史,以及那萦绕在心头多年的故乡情。

王思涵泡了一壶茶,茶香袅袅中,她的眼神变得有些悠远,缓缓开口道:“我从小就听父亲王槐溪和爷爷王思源念叨着山西大槐树啊,那是咱们的根,是血脉开始的地方。爷爷王思源,打我记事起,就仿佛是一个被乡愁萦绕的孤独行者。”

那时,家里的小院坐落在东北广袤黑土地的一隅,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到了秋冬时节,庄稼收割完毕,只剩下空旷且略显荒芜的大地,在凛冽的寒风中透着几分萧瑟。院子里,几棵老杨树光秃秃的枝桠伸向灰暗的天空,偶尔有几只寒鸦停歇在上头,发出几声凄切的叫声,仿佛也在诉说着冬日的寂寥。

爷爷总是坐在院子角落里那张被岁月磨得发亮的老藤椅上,一坐就是一整天。他手里时常摩挲着一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