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没隐瞒:“不出几日,府衙便会贴出公告,届时将招募镇北军、城门卫的家眷及城中生活困难的女子到工坊做事。”
“城中百姓也可去学针织,不过学完之后,得先为工坊织完几件规定的羊毛制品,才能离开。”
应娘子心中立刻有了计较。
“宋娘子,不知能否替我向知府大人递个话?我们应记布庄愿为镇北军及城门卫的家眷、城中生活困难的百姓捐赠一笔银子。虽数目不大,也是小小的心意。”
应娘子果然聪明。这不失为一条示好的办法。
宋雅笑道:“不过,这事单单我们武馆做不了主。明日应娘子可去府衙与周大人面谈。”
“那就劳烦宋娘子替我介绍一番了。”应娘子试探成功,笑容更深。
“自是可以。”
应娘子当即起身:“那我就不多叨扰了,明日再来寻你。”
送走应娘子,林宵婳才道:“应娘子商业嗅觉真灵敏,一下子抓住了重点。”
她看出应娘子是想抢先笼络会织毛衣的人。
有了技术人员,将来卖毛线制品才能成功。
不过,林宵婳也不会放弃大旻朝百姓的市场,前期虽主要针对北戎生意以及装备军队,但慢慢地,也会卖更新奇的羊毛制品给本国百姓。
果然,第二天,周知府便发布公告,还派衙役到城中各处宣讲。
云中城的百姓们激动起来。
毛线不贵,普通百姓家也买得起,若能免费学会编织,再划算不过。
更何况,这些保暖之物能送往前线,让士兵少受一分饥寒,他们自然也乐意出力。
更有心思活络的妇人已想到,若自己能快点学会,或手脚麻利些,是不是也能织出毛线制品,卖给没空编织的人?
府衙报名处瞬间塞满人。
幸好宋雅早有准备,带着通过考试的那群威武村村民前来帮忙。
周知府擦着汗,“庆幸宋娘子来得及时。”
府衙门前人山人海,几乎全是女子,可见众人热情之高。
宋雅笑道:“这本就是我们武馆分内之事,怎能说是帮忙呢?”
稍后,宋雅引荐了应娘子。
听闻应娘子欲捐银,周知府面上不露声色,只笑道:“那就多谢应娘子了,届时定会昭告百姓您的善举。”
应娘子摇头:“我只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届时我们能否大量购买毛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