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王海的诉苦,楚清明神色未变,目光沉静地看着他,平稳说道:“老王,稍安勿躁。这件事,我来想办法解决。”
    王海张了张嘴,看着楚清明那似乎永远成竹在胸的表情,心里虽然依旧七上八下,将信将疑,但眼下也确实没有更好的路子,就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他重重叹了口气:“书记,我信您!我现在也只能靠您了!”
    “光靠我不行,你自己也要拿出真本事来。”楚清明话锋一转,说道:“你之前提的智能铜电解项目,抓紧时间,做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出来,要图文并茂,有数据支撑,有市场前景分析。准备好,我带你上一趟京城。”
    “去京城?”王海一时没反应过来,有些傻眼。
    虽然不明白楚清明有什么安排,但他不敢多问,只能连连点头:“好,好!我回去就弄!加班加点的弄出来!”
    送走心神不宁的王海,楚清明沉吟片刻,拿起手机,拨通陈珂言的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陈珂言清越干练的声音:“清明?这个时间找我,有什么事?”
    “老婆。”楚清明开门见山问道:“我想问问你,在京城那边,或者部委里,认不认识企业安全生产、矿山安全评估领域的专家?最好是能说得上话,有一定影响力的。”
    陈珂言在电话里思索片刻,回道:“这方面的专家,我倒是认识几位,但交情不深。怎么了?你遇到麻烦了?”
    楚清明于是将兴业铜矿被省里专家褚思明卡住,判定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陈珂言听完后,无奈道:“如果是政策或者审批流程,我或许还能帮着问问。但这种具体的技术评估,尤其是已经涉及到了安全红线,外人很难插手,也说不上话。这件事,恐怕还得靠你自己想办法破局。”
    随即,她想到楚清明对枫桥县的规划,顿了顿,语气转为关切:“你真打算在枫桥县搞科技转型?枫桥县底子薄,人才缺,挑战可不是一般大。”
    “路总是人走出来的。”楚清明声音沉稳道:“枫桥县的科技转型,难度是有,但也不是全无希望。关键还得看市里,省里,能给多大支持。”
    陈珂言闻言,轻轻摇头,说道:“东汉省的情况,你我都清楚,如今全省对高科技产业的重视度和投入,始终差了口气。你想争取省里大力支持,难啊。”
    “老婆,事在人为。”楚清明回道,语气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之后,又聊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