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赤岩部落温暖而充满生机的山腹洞窟,重返地表,灼热干燥的空气和刺目的阳光让刘臻微微眯起了眼睛。身后,赤龙脊的红色山峦如同燃烧的屏障,而前方,则是一望无际、色调开始转向暗沉的黄沙世界。根据赤魈族长老的描述,再向西行进百余里,就将正式进入那片被称为“黑魔域”的死亡地带。
他紧了紧背负共鸣母石的包裹,确认赤玉令牌贴身收好,深吸一口带着沙土气息的空气,迈开了脚步。与之前逃亡时的仓皇不同,此刻的他目标明确,虽然前路凶险,但内心却异常沉静。烙印之力在体内平稳流转,与背后母石传来的温润能量形成和谐的共鸣,让他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他甚至能隐约“听”到脚下沙层深处,那些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脉能量,如同沉睡巨兽的呼吸,缓慢而沉重地流向西南方向。
独行于茫茫沙海,最大的敌人是孤独与寂静。放眼望去,天地间只有起伏的沙丘,单调的黄色,以及偶尔被风卷起的沙柱。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连空气都因高温而扭曲变形。刘臻依靠烙印之力调节体温,尽量减少水分消耗,按照太阳和星象方位,坚定地向西南方跋涉。
越往西走,环境越发恶劣。沙丘变得更加高大陡峭,沙质也更加松散,行走艰难。绿色的踪迹彻底消失,连最耐旱的沙棘和怪草都难觅踪影。天空是一种病态的灰黄色,太阳如同一个模糊的白斑,有气无力地悬着。风声也变得诡异,不再是呜咽,而是一种如同砂纸摩擦的、令人牙酸的嘶嘶声。
最令人不安的是那种死寂。没有任何鸟兽虫蚁的痕迹,仿佛这片土地被某种力量彻底剥夺了生机。唯有他孤身一人,踏在沙地上的脚步声,在这片绝对的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和清晰。
按照祖灵壁的指引,他需要循着地脉的流向和能量涡旋寻找线索。他尝试将心神更加沉浸地与共鸣母石连接,放慢脚步,仔细感知。起初,只能感受到脚下深处那庞大却模糊的能量背景流,方向确实指向西南。但渐渐地,在持续的努力下,他捕捉到了一些更加细微的变化:在某些特定区域,地脉能量的流动会出现微弱的紊乱或汇聚,形成一种类似“涡旋”的感觉。这些点往往与特殊的地形相关,比如某些特别高大的沙丘背阴处,或者两座沙丘之间的谷地。
他遵循着这种微弱的感应,调整着前进的路线,虽然迂回,却感觉方向愈发明确。
第三天黄昏,当他翻过一座巨大的沙山后,眼前的景象让他骤然停步。
前方的沙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