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鬼哭戈壁与石肤遗迹(第1页)

夜色如墨,吞噬了身后三叉口那点微弱的灯火。刘臻将身法催动到极致,如同一道贴地飞行的幽灵,在冰冷的沙丘与嶙峋的戈壁滩间疾驰。烙印之力在经脉中奔流,抵御着深夜的严寒,也支撑着他远超常人的速度。他必须尽快远离三叉口,摆脱“沙狐”可能的追踪,并抢在那些神秘的灰袍人之前,找到通往黑石山脉的路径。

老沙克指点的所谓“隐蔽路径”,实则是一条更加艰险、几乎无人行走的古道。它蜿蜒于大片被称为“鬼哭戈壁”的死亡地带边缘。这里没有柔软的沙地,只有无边无际的、覆盖着黑色砾石的荒原,地势起伏破碎,无数风蚀形成的奇形怪状的岩柱耸立其间,在惨淡的月光下投下张牙舞爪的阴影。夜风穿过岩柱缝隙,发出尖锐悠长的呜咽声,果真如同百鬼夜哭,令人毛骨悚然。

刘臻无暇他顾,全神贯注于赶路和警戒。他将感知提升到极限,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声响或动静。怀中那枚得自霜魂族的“静心石”散发着持续的冰凉寒意,帮助他保持灵台清明,抵御着这片土地无形中散发出的、令人心神不宁的死寂与荒芜气息。

一连两日,他昼伏夜出,凭借星象和地图上模糊的标记艰难跋涉。白天躲在岩石缝隙中忍受酷热和缺水,夜晚则在寒风中全力赶路。干粮和清水迅速消耗,荒漠的残酷日益显现。有两次,他险些踏入表面看似坚硬、实则下方已被掏空的流沙区域,全凭超凡的警觉和敏捷的身手才险险避开。还有一次,他在一处背阴的岩穴下休息时,遭遇了一群潜伏的、拳头大小、毒性剧烈的沙蝎的袭击,费了好大功夫才将其尽数斩杀。

除了环境的险恶,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始终如影随形。并非明确的追踪者,而是一种弥漫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恶意。他几次故意设下陷阱或突然改变方向,却并未引出任何实质性的敌人,但那感觉依旧存在。仿佛这片戈壁本身,就是一个活着的、充满敌意的监视者。这让他更加确信,老沙克所说的“不干净”,绝非虚言。

第三日深夜,当月色被浓厚的乌云遮蔽,四周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时,刘臻终于按照地图和地势的走向,接近了老沙克所说的“鬼哭戈壁”与黑石山脉的交界区域。这里的风蚀岩柱更加密集高大,形态也越发诡异,如同一片巨大的石化森林。

就在他摸索着穿过两座如同巨兽獠牙般对峙的岩柱时,怀中的“静心石”突然传来一阵异常急促的冰冷悸动!与此同时,他一直贴身收藏的那枚父亲留下的、来自“源初之眼”遗迹的玉片,也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