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砒霜纸讼(第1页)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开封府衙前的登闻鼓蒙着一层诡异的蓝绿色碱尘。陆鸿渐的茶刀挑开鼓面裂缝,刀刃带出的不是寻常牛皮屑,而是混着《礼部韵略》残页的砒霜结晶。当第一缕晨光照上鼓槌,裹着鼓槌的冰蓝丝带突然自燃,火焰中浮现出三百六十五个悬胆鼻者的面部剪影。

"寒林社的诉状。"

赵明烛的断笔划过鼓面。笔尖未触,鼓皮上已渗出黑红色血墨,墨迹自动组成岭南鬼贡院出土的《景佑冤魂录》片段。他的虹膜血色更浓,瞳孔里映着鼓腔内部——那里钉着七根银针,针尾拴的正是都江堰尸骨口中的那种冰蓝丝带。

府衙大门突然洞开。

十二名衙役抬着口蜂蜡棺材迈过门槛,棺盖上的崇文院火印正在融化。当棺材落地,棺内突然传出《璇玑录》的诵读音,声波震得鼓面碱尘簌簌剥落,露出底下用砒霜写的西夏文"奴"字。

"泉州蒲家送的证物。"

为首的衙役突然掀开棺材。棺内不是尸身,而是三百六十五张被碱草灰染蓝的澄心堂纸——每张都印着秋闱考生的鼻相拓本。当晨风吹散最上层纸张,露出的底层诉状上,赫然盖着林氏当年的滴血指印。

陆鸿渐的茶刀突然刺入棺木。


刀身磁石吸出藏在纸堆里的银针,针尖上挑着半页《元佑党人后裔录》。当他的刀刃轻颤,纸页突然浮空,与鼓腔内的银针拼出七音锁魂阵的残缺阵图。阵眼处缺失的,正是质子院诗囚们用作密码的"娃"字韵脚。

"看纸背。"

赵明烛的断笔突然飞向诉状。笔管裂痕处渗出的碱草灰溶液,正将纸背渗透的砒霜结晶冲成沟壑。液体凝固时形成的纹路,竟是缩小版的庆州锁文塔内部结构——塔心银针阵列的投影,正与鼓面悬胆鼻剪影完美重叠。

府尹的惊堂木突然炸裂。

木屑中飞出的不是寻常木纹,而是被砒霜固定的《礼部韵略》冷僻字模板。当第一块木屑触及棺材,棺内的澄心堂纸突然集体浮空,在公堂上方拼成江南贡院的立体模型——模型誊录所的位置,七具蜡尸正在银针驱使下抄写秋闱试题。

"诉状有毒!"

许慎柔的银簪突然射向某张浮空的纸页。簪尖刺穿的刹那,纸面渗出蓝绿色液体,在地面蚀出"七音未齐"四个西夏文。当液体溅到衙役靴面,牛皮竟瞬间腐烂,露出脚背上刻的《礼部韵略》编号。

陆鸿渐的茶刀突然变向。

刀光斩断最近一根冰蓝丝带,带上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