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仪式的含义(第1页)

韩似道的突然离世在汴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是畏罪自尽,有人说是遭人灭口,更有人传言他是得道升仙。官方给出的死因是“心悸突发”,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掌控科举三十年的老人死得太过蹊跷。

皇城司值房内,赵明烛、陈砚秋、薛冰蟾和崔月隐围坐一堂,面色凝重。桌上放着从韩府带回的玉佩和那封只有一句话的遗书。

“文脉永续,非一人可断。”赵明烛反复念着这句话,“韩似道这是在告诉我们,即便他死了,文昌阁依然存在。”

薛冰蟾仔细端详那枚玉佩:“这玉佩的纹路比吕文谦给的更加复杂,中心多了一个奇特的符号。”她取来纸笔,迅速临摹下来,“这符号似曾相识...”

陈砚秋忽然想起:“在墨池祭的地下厅堂壁画上,似乎见过类似图案!”

崔月隐则从医学角度提出见解:“韩似道的死因确实可疑。我仔细检查过,没有任何外伤或毒药痕迹,但瞳孔异常收缩,似是受到极大惊吓或某种特殊仪式影响。”

“仪式?”赵明烛敏锐地抓住这个词。

崔月隐点头:“西域有些秘术能通过特定仪式让人在无外伤情况下死亡,看似自然,实为谋杀。”

陈砚秋沉思道:“韩似道之死,会不会本身就是一种仪式?别忘了,墨池祭的日子又快到了。”

这句话点醒了众人。赵明烛立即下令:“密切监控所有可能与文昌阁有关的场所,特别是退思园和大相国寺!”

三日后的望日,监控退思园的探子回报:园内确有异动,深夜有多顶轿子从侧门进入,但园内守卫森严,无法靠近。

与此同时,薛冰蟾对玉佩符号的研究有了突破。她在大相国寺的藏经阁中找到一部残破的《星象秘要》,其中一页绘有类似符号,旁边注着“文曲渡厄,星移斗转”。

“文曲渡厄...”陈砚秋沉吟道,“这莫非是文昌阁的一种仪式?”

薛冰蟾又展示另一发现:“我还找到一部唐代的《祭祀志异》,记载了一种古老的‘文脉传承’仪式。主持者需在特定星象下,将代表文脉的信物传递给继任者,若传承不当,会有厄运降临。”

赵明烛恍然:“所以韩似道可能是在文脉传承仪式中遭遇不测?”

陈砚秋却想到更深一层:“若真如此,新一任文曲先生已经产生!”

就在此时,墨娘子匆匆赶来,带来一个意外消息:有人在城南的旧书市发现一批奇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