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七年腊月二十,陈砚秋蜷缩在汴京炭行仓库的草垛后,指尖反复摩挲着那半片羊胃膜。膜上碱草灰的字迹在寒气中若隐若现:"戌时三刻,碱草烟起处"。这是今晨从西夏商队驼铃暗格截获的密信,字迹与都江堰铁板上的针刻铭文同出一源。
仓库外传来巡夜梆子声。
他借着气窗透进的雪光,将羊胃膜贴在浸过益智子汁的铜尺上。膜片遇湿舒展,显出新内容:七幅微缩的西夏题窟地图,每幅都标注着银针传题的路线。当铜尺《礼部韵略》的刻度移至"阳"韵第十七格时,地图突然重叠,显现出一条自兴庆府直通汴京锁文塔的暗线。
"珊瑚金匣的运输密道......"
陈砚秋的呼吸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他注意到地图上的时间标记与司天监观测的"荧惑守心"完全吻合,更可怕的是路线经过的州郡——全是庆历四年以来科举舞弊案频发之地。羊胃膜边缘突然卷曲,露出背面用血画的星象图:昴宿与紫微垣之间连着条虚线,终点正是韩府地窖的碱草炉位置。
子时的寒风卷着雪粒灌入仓库。
陈砚秋突然听见某种规律的窸窣声。他循声扒开草垛,发现墙根鼠洞旁散落着几粒奇怪的黍米——米粒表面被银针刺出微孔,排列形状正是《璇玑录》记载的"七音锁魂"阵。当他拾起米粒时,指尖传来刺痛,米芯竟藏着曼陀罗花粉!
"丑时验货。"
仓库深处突然传来契丹语的低喝。陈砚秋缩回阴影,看见两个商人正在查验皮货。他们割开貂皮襞隙,取出藏在里面的银针筒——针尾系着的冰蓝丝带上,全是用契丹文写的宋科举试题编号。
"庆历八年殿试《周易》题......"
商人的汉话带着幽州口音。陈砚秋看见他展开张羊皮纸,上面碱草灰写的题目遇冷显形:"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这分明是韩似道在《璇玑录》中批注过的"黜落悬胆鼻者"专用题!
寅时的更鼓震得梁柱落灰。
陈砚秋趁机滚到货堆后,指尖触到个冰冷的金属物——是半方断裂的铜雀砚。砚台背面的蜂蜡还新鲜,内层藏着张极薄的桦树皮。当他用唾液润湿树皮时,上面浮现出父亲陈襄的笔迹:"碱草灰七分,曼陀罗三厘,可乱星象"。
这是西夏题窟的制药配方!
他突然明白韩似道如何操控浑天仪。那些掺入碱草炉的"蜃楼散",不仅能诱发科举癔症,更会扭曲司天监的观测数据。树皮突然开始卷曲,背面显出用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