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佑二年的六月,汴京城笼罩在闷热的梅雨气息中。大相国寺慧明法师的被捕,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朝野上下,与文昌阁有牵连的官员人人自危,往日热闹的诗社文会骤然冷清了许多。
皇城司值房内,赵明烛与陈砚秋对坐无言。案上堆满了从慧明法师禅房中搜出的经卷文书,却大多是无用的佛经典籍,真正的核心机密似乎早已被转移。
“慧明法师只是傀儡。”赵明烛揉着太阳穴,难掩疲惫,“真正的文曲先生还在暗处,甚至可能正在看我们的笑话。”
陈砚秋翻阅着一本看似普通的《金刚经》,忽然注意到页眉处极细微的批注:“这些批注的笔迹...与韩似道遗书相似!”
薛冰蟾接过仔细辨认,肯定道:“确是韩似道笔迹。看来他与慧明法师早有往来。”
崔月隐则从医学角度提出新发现:“我重新检验了慧明法师常用的熏香,发现其中除了忘忧藓,还有一种罕见的南海珊瑚粉,能增强催眠效果。”
墨娘子匆匆进来,面色凝重:“最新消息,慧明法师在狱中...突发急病身亡。”
众人震惊。赵明烛怒道:“皇城司大牢戒备森严,如何能让人灭口?”
墨娘子压低声音:“并非灭口,似是...自我了断。狱卒说法师临终前一直在念诵古怪咒语,最后说了一句‘文曲星移,薪火相传’便断了气。”
陈砚秋心中一动:“文曲星移...莫非文曲先生已经换人?”
就在此时,一个小吏送来一沓诗社往来的请柬和诗稿——这些都是从吕文谦、韩似道等人府中查抄的物品,原本以为无关紧要,一直堆放在库房角落。
陈砚秋信手翻阅,忽然在一份诗社名录上停住目光:“这份名录...与密码名单上的名字大多重合,但有几个名字旁画了问号。”
薛冰蟾接过细看:“画问号的都是年轻官员,包括...李纲?”
赵明烛立即调来李纲的档案。发现李纲虽与吕文谦有师承关系,但在多项政策上与韩似道意见相左,甚至公开反对过科举中的一些“惯例”。
“莫非李纲并非完全效忠文昌阁?”陈砚秋若有所思。
为验证这一猜想,赵明烛决定冒险试探。他故意放出消息,称已在韩似道遗物中找到重要密册,记录着所有文昌阁成员的罪证。
消息放出后第三日,皇城司果然遭了贼。令人意外的是,贼人并未前往存放重要证物的密室,而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