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的汴京,灯火如昼,尤其是位于内城核心区域的樊楼一带,更是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达官显贵、豪商巨贾的车马络绎不绝。然而,今夜城中最为隐秘也最显权势的宴饮,却并非在那些众所周知的繁华场所,而是在临近旧曹门、一处看似不起眼,实则戒备森严的深宅大院内。
这处宅院属于“四海盟”——一个由掌控汴京乃至大宋东南西北重要商贸命脉的巨商组成的联盟。其成员或明或暗,能量惊人,据说能左右市舶司的关税高低,影响漕运的配额分配,甚至对边关榷场的开闭都能递上话去。
马车在林府门前停下,陈砚秋跟随林振元下车,立刻有身着青衣、眼神精悍的仆从迎上前来,无声地引着他们穿过几重院落。院中古木参天,亭台楼阁布局精巧,看似雅致,但陈砚秋敏锐地察觉到暗处有不少气息沉稳的身影,显然是护卫。
林振元今夜穿着常服,但气度雍容,他侧头对陈砚秋低声道:“今日带你来见见世面,四海盟的诸位掌柜,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你多看,多听,少言。”
“小婿明白。”陈砚秋点头应下,心中却警铃大作。林振元突然带他参加如此核心的商人聚会,绝非“见世面”那么简单。这很可能又是一次更深入的试探,或者,是试图将他进一步拉入这个利益共同体。
宴会设在一座宽敞的花厅内,灯火通明,却并非寻常的烛火,而是用了数十盏制作精巧的鲸油灯,光线稳定而明亮。厅内布置极尽奢华,紫檀木的桌椅,官窑的瓷器,墙上挂着名家真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雅而昂贵的合香气息。
已有十余人先到,皆是中年或老者,衣着看似朴素,但料子无一不是顶级苏锦或蜀锦,腰间佩玉,指戴扳指,气度沉凝,眼神锐利,与寻常官员的官威不同,这是一种掌控巨大财富和资源所带来的、内敛而逼人的气势。
见林振元进来,众人纷纷起身寒暄,称呼多为“林公”或“振元兄”,态度颇为热络,显然林振元在此间地位不低。他们的目光也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陈砚秋身上,带着审视与探究。
“林公,这位便是今科榜眼、您的乘龙快婿陈砚秋陈大人吧?果然一表人才,气度不凡!”一位身材微胖、面团团富家翁模样的人笑着拱手,他是汴京最大的粮商,姓朱。
“朱员外过奖了,小婿年轻,还需诸位多多提点。”林振元笑着回应,将陈砚秋引荐给众人。陈砚秋一一见礼,态度不卑不亢。
落座之后,宴席开始。菜肴之精美,器皿之奢华,自不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